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直接转化的是
A.S→SO2→H2SO4→MgSO4 | B.Cu→CuCl2→Cu(NO3)2→Cu(OH)2 |
C.Al→Al2O3→Al(OH)3→NaAlO2 | D.Na→Na2O→Na2CO3→NaCl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C和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B、C、D三种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
又知甲、乙、丙分子均含有10个质子。
(1)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三种,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 (填写选项的编号,下同)(①A ②B ③C ④D)
写出转化关系图中已确认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以下四个补充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进一步确定第四种元素,其中一个条件推断出的第四种元素与其余三个条件推断出的第四种元素不同,这个条件是 。
A.化合物甲与丙、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
B.化合物甲、乙、丙都是无色物质,其中只有甲有刺激性气味
C.通常情况下乙和丁不发生反应,若将乙、丁、单质C混合,立即发生化合反应。
D.单质C和化合物丁不能共存。
依据该条件推断,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3)按(2)中的另外三个补充条件推断第四种元素。丙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最终不能得到纯净物的是
A.向漂白粉浊液中通入过量CO2 |
B.向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中加入盐酸 |
C.向含1mol Ca(HCO3)2的溶液中加入1mol Na2O2 |
D.向含1 mol 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2 mol Ba(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 D.若甲为NaOH,则丁可能是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实验现象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品红溶液中分别通入SO2和Cl2,品红均褪色 |
B.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会降低 |
C.溴水分别滴入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溴水均褪色 |
D.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和CuCl2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6分)(2012?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
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
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为红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 mol·L-1 H2SO4溶液 | 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 | 溶液中NO3-被Fe2+还原为NO2 |
B | 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 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加两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 | 红色加深 | 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 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生成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将N2和过量的O2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反应得到红棕色的气体,说明NO为红棕色气体 |
B.用干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发现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含Na+ |
C.在AgNO3的溶液中加入锌粉,能置换出银,说明Ag+的还原性比Zn2+强 |
D.浓硫酸放入蔗糖中,能使蔗糖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