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2CO(g)+O2(g)=2CO2(g) ΔH=-565.2 kJ·molˉ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g)+O2(g)=CO2(g) ΔH=-282.6 kJ·molˉ1
B.2mol CO(g)与1mol O2(g)反应生成2mol CO2(s)放出热量小于565.2 kJ
C.相同条件下,2mol CO(g)和1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2mol CO2(g)的总能量
D.拆开2mol CO和1mol O2的化学键所需总能量低于形成2mol CO2化学键所放出总能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反应热的大小与物质的量成正比例,所以1mol一氧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2.6kJ,则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H=-282.6kJmolˉ1,故A正确;B、气体变成固体要放出热量,所以2molCO(g)与1molO2(g)反应生成2molCO2(s)放出热量大于565.2kJ,故B错误;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2molCO(g)和1molO2(g)的总能量大于2molCO2(g)的总能量,故C正确;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因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拆开反应物所有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所放出的总能量,故D正确;故选B。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 是淡黄色粉末,m 为元素 Y 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Z<Y
B. 阴离子的还原性:Y>W
C.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
D. W2Y2 中含有非极性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再与溴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____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见下图,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入熔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箔燃烧 B. 熔化的是Al2O3 C. 熔化物滴落 D. 熔化物不滴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支试管中分别盛有含Cl- 、Br-、I-的溶液,向试管A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使溶液变为橙黄色;再将此溶液倒入试管C中,无明显现象。A、B、C三支试管中所含有的离子依次是
A. I-、Br-、Cl- B. Br-、Cl-、I- C. Cl-、I-、Br- D. Br-、I-、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B.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
D.原电池工作时,一定不会伴随着热能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备硅酸的反应为Na2SiO3+2HCl=2NaCl+ H2SiO3↓,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光纤通信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目前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已投入使用,光纤通信的光学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
A. 碳 B. 二氧化硅 C. 锗 D. 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I.利用下图装置模拟工业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的反应并研究SO2的性质:
(熔点:SO2 -76.1℃,SO3 16.8℃;沸点:SO2 -10℃,SO3 45℃)
(1)甲同学按I、II、III、IV的顺序连接装置,装置II的作用是_________;装置III中溶液逐渐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___________性。
(2)乙同学按Ⅰ、Ⅱ、Ⅳ的顺序连接装置(装置Ⅱ中充分冷却),若装置Ⅳ中有40 mL 3.0mol/L NaOH溶液,反应后增重5.12 g,则装置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将足量的SO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未见沉淀生成。向该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_(填字母),便能产生沉淀。
A.硫化钠溶液 B.氨水 C.盐酸 D.硝酸钾溶液
Ⅱ.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称取铁钉(碳素钢)6g放入15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4)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铁粉和KSCN溶液
(5)乙同学取784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H2O2水溶液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百分数为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6)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2和CO2气体,产生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