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硫与碳的得电子能力的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应盛放的药品是            (填选项)。
A. H2SO4    B. H2SO3     C.H2S     D. H2CO3
(2)仪器b应盛放的药品是            (填选项)。
A. Na2SO4    B. Na2CO3    C.NaCl     D. CaCO3
(3)仪器c盛放的药品是               ,通过                            现象,可以证明得电子能力                     强。
(5分(1) A (2) B(3)澄清石灰水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硫 碳 (各1分)

试题分析:比较C、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碳酸和硫酸的酸性强弱来证明硫与碳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所需进行的反应是硫酸和碳酸盐的反应,强酸可以制得弱酸,所以可以在A中放稀硫酸,在B中放碳酸盐,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证明二氧化碳的生成,进而确定硫酸可以和可溶性的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根据硫酸可以和可溶性的碳酸盐反应可以知道硫酸酸性强于碳酸,而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说明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点评:本题通过实验的办法来考查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设计角度新颖,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实验室的NaCl晶体混有少量Na2SO4和NH4HCO3,某同学按如下流程图设计实验除去杂质,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除去的杂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直接加热要好于加强碱后再进行加热,理由是                                                           
(2)按流程图完成实验设计,将相关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目的填写在下表中: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
步骤II:将残留物溶解得到溶液,                     
                     
                     
步骤III:                    
                             

                     
步骤IV:过滤,往滤液中      
                            
                     
                     
步骤V:将溶液加热煮沸

                     
 
(3)若最后得到20℃的NaCl饱和溶液。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NaCl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12g/cm3 ,则20℃的NaCl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两个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及胶皮管略去)探究乙二酸(HOOC—COOH)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己知常温时CO+PdCl2+H2O==CO2↑+Pd↓(灰)+2HCl

(1)甲组:
①按接口顺序:a-b-c-d-e-f-g-h连接装置进行实验。B中溶液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有           ; E中溶液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有         
②乙二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组:
①将接口a与j连接进行实验,观察到F中生成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F中最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去掉冷凝管,将接口a与b连接进行实验, B中溶液变浑浊,但不能说明有欲检验的一种分解产物,理由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外还可能含有。若要确认其中的,应选用      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然后加入足量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的体积分数为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            (选填序号)。
a. 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Y。某同学认为气体Y中除了SO2外还可能含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探究Y中H2和CO2的存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1)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2)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CO2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确认CO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            (选填序号)。
a.. A之前      b . A-B间       c . B-C间       d . C-D间
(4)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探究二] SO2气体还原Fe3+、I2,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
FeCl3溶液   含有淀粉的碘水   NaOH溶液
A         B        C
(5)装置C的作用是                             
(6)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洗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A.蒸发皿B.石棉网C.漏斗D.烧杯   E.玻璃棒  F. 坩埚
(7)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三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    原因是                        (8)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装置(夹持装置仪器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按图安装好装置,先关闭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而有节奏(间歇性)通入气体,即可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B的作用:____________; C的作用:____________。
(2)M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 __      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了化学反应
(4)验证乙醇氧化产物的试剂是       ,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5)若试管F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要除去该物质,可现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B.苯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中学化学教材中,常借助于图像这一表现手段清晰地突出实验装置的要点、形象地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下列有关化学图像表现的内容错误的是
 
A.铜锌原电池B.中和热测定装置C.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原理D.氨的制取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