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其中各试剂瓶装的试剂为:BAgNO3溶液)、C(氯化亚铁溶液)、D(碘化钾淀粉溶液)、E(水)、H(紫色石蕊试液)

1A是氯气发生装置,蒸馏烧瓶中盛放MnO2固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和Ⅰ处活塞,让氯气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G处酒精灯,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装置中的现象是B________D________请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在G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种产物能使H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G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在H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________

5G处反应完毕后关闭分液漏斗旋塞,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氯气产生,此时应该怎样操作________;装置Ⅰ中的现象是________

6)若将E中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不但有NaClO还有NaClO3 其物质的量比为12,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答案】MnO2+4HCl MnCl2+2H2O+Cl2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蓝 2FeCl2+Cl2=2FeCl3 C+2H2O+Cl2CO2+4HCl 生成的HCl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剩余的氯气又与水作用生成次氯酸,又起漂白作用,使红色褪去 关闭Ⅰ处活塞 Ⅰ处b瓶内页面下降,c中液面上升 11:3

【解析】

1MnO2与浓盐酸反应生成MnCl2H2OCl2

2)根据氯气的性质和氯水的成分确定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确定产物,进而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先变红是由于酸性气体产生,再变无色是由于漂白作用,据此分析;

5)实验结束后,由于余热作用产生的氯气应进行收集或吸收;

6)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计算。

1MnO2与浓盐酸反应生成MnCl2H2OCl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MnCl2+2H2O+Cl2

2)氯气溶于水后产生HClHClO,其中Cl-能与Ag+结合成AgCl沉淀,故B中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由于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I-氧化成I2 淀粉遇碘变蓝色,故D中的现象为溶液变为蓝色;氯气具有氧化性,CFe2+具有还原性,二者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2+Cl2=2FeCl3

3一种产物能使H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说明该产物的水溶液显酸性,结合元素守恒可知,产物为HCl另一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产物为CO2 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O+Cl2CO2+4HCl

4)实验过程中生成的HCl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剩余的氯气又与水作用生成HClO,具有漂白作用,使红色褪去;

5)实验结束后,由于余热会继续产生氯气,此时应关闭Ⅰ中活塞,产生的氯气不通过后续装置,防止造成空气污染;此时可观察到Ⅰ中b瓶内液面下降,c中液面上升;

6)该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反应生成NaClO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设其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2mol,则其失去的电子数为:1mol×1+2mol×5=11mol,故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也为11mol,故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因此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A.稳定性:HClHBrHIB.原子半径:CNO

C.还原性:LiNaKD.酸性:HClO4HBrO4HI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是2 min,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O3 B. C. D. E.甲烷和庚烷

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1)____互为同位素。

(2)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互为同系物。

(4)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_是同一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0mL Fe2(SO4)3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中阳离子仅为Cu2+Fe2+

B.b点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FeCu2+=CuFe2+

C.c点时加入的铁粉与Cu2+反应

D.原溶液中Fe2(SO4)3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氧化钠固体在实验室保存中容易变质。现取一定量的久存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的CO2(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盐酸体积有如图关系

(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试计算: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2)该样品中NaOH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若该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后用于吸收CO2,最多能吸收CO2的体积(标况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Ⅰ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Ne

3

Na

(1)④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

(2)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3)②和③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是:②______③(填“>”、“<”或“=”);

(4)①和⑥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填“共价”或“离子”)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Mg2HC1OHB.NaBa2C1NO3

C.NaHClCO32D.KCu2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某固体化合物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

1X中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2)黑色化合物高温空气红棕色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黄色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