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mol NH4+ 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0NA
B. 联氨(N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 过程II属于氧化反应,过程IV属于还原反应
D. 过程I中,参与反应的NH4+与NH2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pH=5的H2SO4的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中SO42-离子浓度与H+离子浓度的比值约为( )
A. 1∶1 B. 1∶2 C. 1∶10 D. 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 , 则与1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
A.3.0mol
B.1.5mol
C.1.0mol
D.0.7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则40gNaOH固体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即为57.3KJ
B.已知C(s)+O2(g)=CO2(g)△H1 C(s)+ (g)=CO(g)△H2 则△H1<△H2
C.已知H2(g)+Cl2(g)=2HCl,△H=﹣184.6KJ/mol,则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D.已知P(白磷,s)=P(红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 2NO2(g)+ CH4(g)N2(g)+ CO2(g)+ 2H2O(g) ΔH,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和CH4的混合气体0.3mol充分反应。不同投料比时,N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投料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ΔH < 0
B. X > 2
C. 400K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5×10-2
D. 投料比为2时,Q点v逆(CH4)小于P点的v逆(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5°时,乙酸和三氯乙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a(CH3COOH)═1.80×10﹣5 , Ka(CCl3COOH)═0.60,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Na和CCl3COONa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Na+)═c(CCl3COO﹣)+c(CH3COO﹣)
B.c(CCl3COO﹣)﹣c(CH3COO﹣)═c(CH3COOH)﹣c(CCl3COOH)
C.c(OH﹣)>c(CCl3COO﹣)>c(CH3COO﹣)
D.c(CH3COOH)>c(CCl3COO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通常状况下,48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约为3NA
B. 标准状况下,4.48 L甲醛(HCHO)含有的分子数目约为2NA
C. 1L1mol·L-1CH3CH2OH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约为NA
D. 1 molMg中含有的电子数目约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该废料中回收(CoO) 的工艺流程如图: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过程II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 .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 .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 , 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III和IV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中起的作用是 .
(5)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填序号).
A.c(Na+)=2c(CO32﹣)
B.c(Na+)>c(CO32﹣)>c(HCO3﹣)
C.c(OH﹣)>c(HCO3﹣)>c(H+)
D.c(OH﹣)﹣c(H+)=c(HCO3﹣)+2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