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和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一定限度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 )
A. X为0.2 mol·L-1B. Y为0.1 mol·L-1
C. Z为0.4 mol·L-1D. Z为0.1 mol·L-1时,Y为0.4 mol·L-1
【答案】B
【解析】
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生成的Z的浓度小于0.2 mol·L -1 ,即平衡时Z的浓度小于0.4 mol·L -1 。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的X2 、Y2 的浓度小于0.1 mol·L -1和0.3 mol·L -1,即平衡时X2的浓度小于0.2 mol·L -1 ,Y2 的浓度小于0.6 mol·L -1 。
A. 平衡时X2的浓度小于0.2 mol·L-1,选项A错误;
B. 平衡时Y的浓度小于0.6 mol·L -1,大于0,可能为0.1 mol·L-1,选项B正确;
C. 平衡时Z的浓度小于0.4 mol·L-1 ,选项C错误;
D. Z为0.1 mol·L-1时,Y为0.45mol·L-1,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下图的转化关系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X的名称______;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Cl2,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还原性:I->Fe2+>Br-
B. 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 mol
C. 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D. 当通入2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收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
①指出装置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改进后,为了使生成的气体充满烧瓶,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_______,再打开弹簧夹________。
③当气体充满烧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使反应停止。
(2)当烧瓶中充满红棕色的气体时停止实验,取下烧瓶,塞好橡皮塞。
①把烧瓶倒扣在装水的水槽中并打开烧瓶的橡皮塞,烧瓶中水面上升,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计算烧瓶中溶液的浓度是______mol/L(假设溶质未扩散到水槽,且当时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5L/mol)
②把烧瓶倒扣在装水的水槽中并打开烧瓶的橡皮塞,实验时发现烧瓶中液面上升几乎充满了整个烧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收集的NO2中含有__________。
A.NO B.N2O4 C.O2 D.空气
③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NO2溶于水时能生成硝酸和亚硝酸:2NO2+H2O=HNO3+HNO2,为了证明这是造成剩余气体少的主要原因,小组同学把烧瓶中的溶液滴加高锰酸钾溶液,发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写出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NO2是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弱酸:Ⅰ.2HNO2=NO↑+NO2↑+H2O,Ⅱ.3HNO2=HNO3+2NO↑+H2O。为了探究不同温度、浓度下亚硝酸的分解产物,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步:配制1mol/LNaNO2溶液100mL(标为溶液A)。
第二步:取溶液A分别加水稀释为0.5mol/L、0.2mol/L、0.1mol/L的溶液,依次标为溶液B、C、D。
第三步:分别取两滴管溶液A~D溶液于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后置于不同温度的水中加热5min,再加入一滴管10mol/LH2SO4溶液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生成气体的颜色
td style="width:8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无色
水浴温度/℃ | A | B | C | D |
沸水浴 | 红棕色 | 红棕色 | 红棕色 | 红棕色 |
80-70 | 红棕色 | 红棕色 | 红棕色 | 无色 |
50-40 | 红棕色 | 仅液面上红棕色 | 无色 | 无色 |
20-10 | 仅液面上红棕色 | 无色 | 无色 |
①第一步实验要用到玻璃仪器有:烧杯、100mL容量瓶、玻璃棒和___________。
②用NaNO2溶液加硫酸而不直接用HNO2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③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按反应Ⅰ发生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铝—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试完成下列问题:
①通入空气的电极是___(填“正”或“负”)极。
②Al电极是___(填“X”或“Y”)电极。
③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2)航天技术中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无污染等优点。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式都为2H2+O2===2H2O。
①酸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其负极反应式为2H2-4e-===4H+,则其正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碱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则其负极反应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溴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沸点为71℃,密度为1.36 g·cm-3。实验室制备少量1-溴丙烷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在仪器A中加入搅拌磁子、12 g正丙醇及20 mL水,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28 mL浓H2SO4;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24 g NaBr。
步骤2:如图所示搭建实验装置,缓慢加热,直到无油状物馏出为止。
步骤3:将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相。
步骤4:将分出的有机相转入分液漏斗,依次用12 mL H2O、12 mL 5% Na2CO3溶液和12 mL H2O洗涤,分液,得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得1-溴丙烷。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加入搅拌磁子的目的是防止暴沸和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时生成的主要有机副产物有2-溴丙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2中需向接受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2中需缓慢加热使反应和蒸馏平稳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4中用5%Na2CO3溶液洗涤有机相的操作: 向分液漏斗中小心加入12 mL 5% Na2CO3溶液,振荡,____________,静置,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中,铁元素被氧化的是
A. FeS+2HCl=FeCl2+H2S↑ B. Fe+H2S04=FeS04+H2↑
C. FeO+2HCl=FeCl2+H20 D. Fe203+3CO2Fe+3C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