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对下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12NaOH溶液,升高温度,其pH增大

B.0.1mol/L NaHSO3溶液通入氨气至中性时

C.0.01 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原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在常温下,向二元弱酸的盐NaHA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将增大

【答案】C

【解析】

ANaOH溶液是强碱,氢离子来自于水的电离,常温下pH=12NaOH溶液,升高温度,溶液中Kw增大,其pH减小,故A错误;

B0.1molL1NaHSO3溶液中通NH3pH=7,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即c(Na+)=c(SO32)+c(HSO3)+c(H2SO3)①,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c(Na+)+c(H+)+c(NH4+)=2c(SO32)+c(HSO3)+c(OH),因为pH=7c(Na+)+c(NH4+)=2c(SO32)+c(HSO3)②,由①得c(Na+)c(SO32);将①式左右两边都加上c(NH4+)c(Na+)+c(NH4+)=c(SO32)+c(HSO3)+c(H2SO3)+c(NH4+)③,结合②③得c(SO32)=c(NH4+)+c(H2SO3),故c(SO32)c(NH4+),故c(Na+)c(SO32)c(NH4+),故C错误;

C.酸碱对水的电离都有抑制作用,0.01 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醋酸的浓度减小,对水的电离平衡抑制作用减弱,则原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C正确;

D.在常温下,向二元弱酸的盐NaHA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酸性减弱,氢离子浓度减小,该比值将减小,故D错误;

答案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四氯化钛是乙烯聚合催化剂的重要成分,制备反应如下:

TiO2 (s) + 2Cl2 (g) =TiCl4 (g)+O2 (g) ΔH 1 = +175.4 kJ·mol1

C(s) + 1/2O2 (g) = CO (g) ΔH 2 =110.45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B.若反应①中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吸收更多热量,则ΔH 1变小

C.固体C的燃烧热是-110.45 kJ·mol-1

D.反应TiO2(s) + 2Cl2(g) + 2C(s) = TiCl4(g) + 2CO(g) ΔH =45.5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B.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C.1molCuSO41100℃所得混合气体XO2可能为0.75mol

D.Y可以是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B.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C.1molCuSO41100℃所得混合气体XO2可能为0.75mol

D.Y可以是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用化学式表示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

(3)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

(4)E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E元素在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已知元素周期表可按电子排布分为s区、p区等,则E元素在________区。

(5)写出D元素原子构成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该分子中有____个σ键,____个π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卤代烯烃是合成塑料的重要原料,研究合成卤代烯烃具有重要意义。T℃时,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2-丁炔(CH3-C≡C-CH3,可用X表示)1molHCl,以Al2O3为催化剂发生如下反应:

.CH3-C≡C-CH3(g)+HCl(g) (g) H=akJ/mol(a0)

.CH3-C≡C-CH3(g)+HCl(g) (g) H=bkJ/mol(a0)

已知BA更稳定,且产物AB在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反应I、Ⅱ的同时,还有反应A转化为B,且焓变为H'。则H' ___0(“>”“<”“=”)

(2)①从反应开始至20 min时生成B的平均速率v(B)=____

②反应至20 minCH3-C≡C-CH3的转化率=____

③在T℃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为____

(3)T℃时,E1E2分别代表反应I,Ⅱ的正反应活化能。

①由图得出:E1___E2(“>”“<”“=”)

②试从反应方向的角度分析,20 minA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原因____

(4)其它条件相同时,测出生成AB 的速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提高B在较低温度下产率的措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图甲是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ΔH<0

B. 图乙是室温下H2O2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中c(H2O2 )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分解速率逐渐减小

C. 图丙是室温下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某一元酸HX的滴定曲线说明HX是一元强酸

D. 图丁是室温下用Na2SO4除去溶液中Ba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Ba2+ )c(SO42)的关系曲线说明溶液中c(SO42 )越大c(Ba2+ )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研究NaClO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变为浅黄色

.溶液变蓝

.溶液保持无色

.溶液不变蓝,溶液的pH=10

资料】:碘的化合物主要以IIO3的形式存在酸性条件下IO3不能氧化Cl可以氧化I。ClOpH<4并加热的条件下极不稳定

(1)0.5 mol·L1 NaClO溶液的pH=1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

(2)实验中溶液变为浅黄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对比实验和Ⅱ,研究实验反应后溶液不变蓝”的原因。

提出假设a:I2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设计实验证实了假设a成立实验Ⅲ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

进一步提出假设b:NaClO可将I2氧化为IO3进行实验证实了假设b成立,装置如下图其中甲溶液是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

(4)检验实验Ⅱ所得溶液中的IO3

取实验所得溶液,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整个过程均未出现蓝色,一段时间后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测得溶液的pH=2。再加入KI溶液,溶液变蓝,说明实验所得溶液中存在IO3

产生的黄绿色气体是______

有同学认为此实验不能说明实验Ⅱ所得溶液中存在IO3理由是______。欲证明实验所得溶液中存在IO3改进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999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了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其中子数为184,有关该元素和同位素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第

B.该元素为金属,性质与相似

C.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298

D.该元素主要化合价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