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①对二甲苯和乙苯;②乙醇和乙二醇;③1?氯丙烷和2?氯丙烷;④丙烯和环丙烷;⑤乙烯和聚乙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云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C.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HCO3- +OH—= CO2↑+H2O
D.氢氧化铝中和胃酸:Al(OH)3+3H+=A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m+和Y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原子半径比Y小 B.第一电离能X<Y
C.电负性X>Y D.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机物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
A. 2-乙基丙烷
B.CH3CH2CH2CH2OH 1-丁醇
C. 对二甲苯
D. 2-甲基-2-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使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物质是 ( )
A、甲苯 己烯 苯 乙醇 B、甲苯 己烯 CCl4 乙醇
C、硝基苯 苯 溴乙烷 乙醇 D、苯 甲苯 二甲苯 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湖北省黄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金属镁及其化合物不仅在国防上有重要应用,在化学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
(1)某同学研究反应速率时用如下方法:取一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使足量镁条与一定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前4min内,镁条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4 min之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请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
(2)向少量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铵溶液,固体完全溶解,写出NH4Cl饱和溶液使Mg(OH)2悬浊液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
(3)Mg Al可形成原电池:
编号 | 电极材料 | 电解质溶液 | 电子流动方向 |
1 | Mg Al | 稀盐酸 | Mg流向Al |
2 | Mg Al | NaOH溶液 |
|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完成下列问题:
①实验1中Mg为 极;
②实验2中电子流动方向 ,Al为 极,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湖北省黄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 + 4H++ 4e-= 2H2O
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C.a极是含锌、铁的粗铜,b极是纯铜, a极溶解铜的质量与b极析出铜的质量相等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Ⅰ 在①CH2=CH2 ②C6H6 ③CH3CH2OH ④CH3COOH ⑤聚乙烯五种物质中:
(1)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
(2)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3)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
(4)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_;
(5)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
Ⅱ A、B是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的两种烃,无论二者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CO2的质量就不变,试写出两组符合上述情况的烃的结构简式:
(1)第一组 和 。
(2)第一组 和 。
(3)A、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 1.0 mol/L盐酸跟50 mL 1.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
(4)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 mL,并记录下原始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差(t2-t1)/℃ | ||
盐酸 | NaOH溶液 | 平均值 | |||
1 | 25.1 | 24.9 | 25.0 | 31.6 | 6.6 |
2 | 25.1 | 25.1 | 25.1 | 31.8 | 6.7 |
3 | 25.1 | 25.1 | 25.1 | 31.9 | 6.8 |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ΔH= 。根据计算结果,写出该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