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物质X、Y、Z均含同种短周期元素,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
 
(1)若X是无色极易溶于水的刺激性气味气体,Z是红棕色气体,由Y与W反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含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之和等于另一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单质W是常见金属,则X的稀溶液转化为Y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X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二倍;则Y与W反应生成0.1 mol Z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Y是白色胶状沉淀,W为烧碱,则0.1mol Y与足量W反应生成Z时消耗烧碱的质量为         克 。

(8分)(1)2NO + O2=2NO2   (2)Fe + 4H+ +NO3=Fe3+ + NO↑ + 2H2O
(3)6.02×1022 或 0.1NA    (4)4

解析试题分析:(1)Z是红棕色气体,则Z是NO2。若X是无色极易溶于水的刺激性气味气体,因此X是氨气,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和水,NO和氧气反应生成NO2,则由Y与W反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是2NO + O2=2NO2
(2)单质W是常见金属,则关键图中转化特点可知,W应该是变价的金属铁。X含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之和等于另一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因此X是硝酸,Y是硝酸铁,Z是硝酸亚铁。则X的稀溶液转化为Y的离子方程式是Fe + 4H+ +NO3=Fe3+ + NO↑ + 2H2O。
(3)若X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则X是氧气或氮气。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二倍,因此W是单质碳,所以X是氧气,Y是CO2,Z是CO。则Y与W反应的方程式是CO2+C2CO,所以生成0.1 mol Z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mol×NA,即6.02×1022
(4)若Y是白色胶状沉淀,W为烧碱,因此X是铝盐,Y是氢氧化铝,Z是偏铝酸钠。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OH)3+NaOH=NaAlO2+2H2O,所以0.1mol Y与足量W反应生成Z时消耗烧碱的质量是0.1mol×40g/mol=4.0g。
考点:考查无机框图题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试题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中学常见的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c+d+H2O(未配平,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铁,b是稀硝酸(过量),且a可溶于c溶液中。则a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d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将此混合气体通入溴水中,橙色褪去,写出其褪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弱碱性,在标准状况下用排空气法收集c气体,得平均摩尔质量为20 g·mol1的混合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假设溶质不扩散,实验完成后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4)若a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d均为钠盐,参加反应的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则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常见元素A、B、M组成的四种物质发生反应:甲+乙=丙+丁,其中甲由A和M组成,乙由B和M组成,丙只含有M。
(1)若甲为淡黄色固体,乙和丙均为常温下的无色无味气体。则乙的电子式为         ;生成标准状况下5.6L丙转移的电子数为         ;常温下丁溶液pH     7,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若丁为能使品红褪色的无色气体,丙为常见红色金属,化合物甲、乙中原子个数比均为1:2(M均显+1价),原子序数B大于A。则①A在周期表中位置为           ②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两滴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为                                 
③正确书写上述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                                           
④向MCl2的溶液中通入丁,可观察到白色的MCl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A元素最外层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之差为3,B为地壳中含最最多的金属元素。

A
 
 
C
 
(1)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
(2)将C的低价态氧化物甲通入到D单质的水溶液会使之褪色,体现了甲的________性,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乙,现将过量Cu加入到100 mL 8.0 mol/L乙的浓溶液中,充分反应,共收集到6.72L(标准状况)气体,则该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还原剂失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
(4)将两份足量的B单质分别加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混合,会生成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单质表面的氧化膜可用NaOH溶液除去,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X、Y、Z、Q、W、R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化合物甲由X、Z、Q三种元素组成,常温下0.1mol/L甲溶液的pH=13,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QR溶液生成甲;化合物乙由X、R两种元素组成。请回答以下问题:

(1)Q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Y元素的单质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则Y元素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在甲溶液中通入足量YZ2气体,所得溶液呈碱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3)W的单质既能与甲溶液反应,又能与乙溶液反应。
①常温下,将W的单质和甲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Q、W两种元素金属性的强弱为Q     W(填“>”、“<”) ;下列表述中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a.Q的单质的熔点比W单质低
b.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
c. W的原子序数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X、Y、Z、Q、M为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有关信息如下表:

X
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Y
地壳中含量居第一位
Z
短周期中其原子半径最大
Q
生活中大量使用其合金制品,工业上可用电解其氧化物的方法制备
M
海水中大量富集的元素之一,其最高正化合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6
 
(1)X的气态氢化物的大量生产曾经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请写出该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2)已知37Rb和53I都位于第五周期,分别与Z和M同一主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半径:  Rb>I                   
B.RbM中含有共价键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M>I
D.Rb、Q、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两两发生反应
(3)化合物QX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抗熔融金属侵蚀的能力强,是熔铸纯铁、铝或铝合金理想的坩埚材料。有关化合物QX的制备及化学性质如下(所有热量数据均已折合为25℃、101.3 kPa条件下的数值)
可用Q和X的单质在800 ~ 1000℃制得,每生成1 mol QX,吸收a kJ的热量。
可用Q的氧化物、焦炭和X的单质在1600 ~ 1750℃生成QX,每生成1 mol QX,消耗18 g碳,吸收b kJ的热量。
请根据上述信息写出在理论上Q的氧化物跟焦炭反应生成Q单质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X、Y组成的一种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将标准状况下40 L该无色气体与15 L氧气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恰好被完全吸收,同时生成两种盐。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图Ⅰ为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能形成喷泉的是        
A. SO2和H2O                   B. CO2和NaOH溶液   
C. Cl2和H2O                    D. NO和H2O
(2)在图Ⅱ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后,能产生喷泉的是    
A. Cu与稀硫酸     B. Cu与稀硝酸      C. Al与浓硝酸     D. Fe与浓硝酸
(3)比较图Ⅰ和图Ⅱ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Ⅰ是     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Ⅱ是      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
(4)某学生积极思考喷泉原理的应用,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① 如果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挤压胶头滴管。则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②在①操作的基础上,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W、X、Y、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B.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C.Y、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WY2分子中δ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Cl> HI B.原子半径:Na> Mg
C.结合质子能力:S2-> Cl- D.酸性:H2SO3>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