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小组同学探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与沉淀转化方向之间的关系。已知:
物质 | BaSO4 | BaCO3 | AgI | AgCl |
溶解度/g (20 ℃) | 2.4×10-4 | 1.4×10-3 | 3.0×10-7 | 1.5×10-4 |
(1)探究BaCO3和BaSO4之间的转化,实验操作如下:
试剂A | 试剂B | 试剂C |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 |
实验Ⅰ | BaCl2 | Na2CO3 | Na2SO4 | …… |
实验Ⅱ | Na2SO4 | Na2CO3 | 有少量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
①实验Ⅰ说明BaCO3全部转化为BaSO4,依据的现象是加入盐酸后,____。
②实验Ⅱ中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③实验Ⅱ说明沉淀发生了部分转化,结合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解释原因:______
(2)探究AgCl和AgI之间的转化
实验Ⅲ:
实验Ⅳ:在试管中进行溶液间反应时,同学们无法观察到AgI转化为AgCl,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实验(电压表读数:a>c>b>0)。
装置 | 步骤 | 电压表 读数 |
ⅰ.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试剂,闭合K | a | |
ⅱ.向B中滴入AgNO3(aq),至沉淀完全 | b | |
ⅲ.再向B中投入一定量NaCl(s) | c | |
ⅳ.重复i,再向B中加入与ⅲ等量NaCl(s) | a |
注:其他条件不变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浓度有关。
①实验Ⅲ证明了AgCl转化为AgI,甲溶液可以是____(填序号)。
a AgNO3溶液 b NaCl溶液 c KI溶液
②实验Ⅳ的步骤ⅰ中,B中石墨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③结合信息,解释实验Ⅳ中b<a的原因:_______。
④实验Ⅳ的现象能说明AgI转化为AgCl,理由是____。
【答案】沉淀不溶解或无明显现象 BaCO3+2H+= Ba2++CO2↑+H2O BaSO4在溶液中存在BaSO4(s)Ba2+(aq)+(aq),当加入浓度较高的Na2CO3溶液,CO32-与Ba2+结合生成BaCO3沉淀,使上述平衡向右移动 b 2I--2e-= I2 由于生成AgI沉淀使B的溶液中c(I-)减小,I- 还原性减弱 步骤ⅳ表明Cl-本身对该原电池电压无影响,则c>b说明加入Cl-使c(I-)增大,证明发生了反应AgI+Cl- AgCl+I-
【解析】
(1)①BaCO3全部转化为BaSO4,硫酸钡不与盐酸反应,沉淀不会溶解;
②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
③硫酸钡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加入浓度较大的碳酸钠溶液后生成碳酸钡沉淀;
(2)①实验Ⅲ探究的时AgCl转化成AgI,加入的NaCl溶液应该过量;
②实验Ⅳ的步骤ⅰ中,B中石墨上碘离子放电生成碘单质;
③实验Ⅳ中ⅱ,向B中滴入AgNO3(aq),碘离子浓度减小,离子还原性与其浓度有关;
④根据步骤ⅰ、ⅳ及c>b分析,据此解答。
(1)①因为BaCO3能溶于盐酸,放出CO2气体,BaSO4不溶于盐酸,所以实验Ⅰ说明BaCO3全部转化为BaSO4,依据的现象是加入盐酸后,沉淀不溶解或无明显现象;
故答案为:沉淀不溶解或无明显现象;
②实验Ⅱ加入稀盐酸有少量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说明BaCO3和盐酸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 Ba2++CO2↑+H2O;
故答案为:BaCO3+2H+= Ba2++CO2↑+H2O;
③实验Ⅱ中A溶液为0.1 mol/L BaCl2溶液,B溶液为0.1 mol/L的Na2SO4溶液,先发生反应Ba2++SO42-= BaSO4↓,所以溶液中存在着BaSO4(s)Ba2+(aq)+SO42-(aq),当加入浓度较高的Na2CO3溶液,CO32-与Ba2+结合生成BaCO3沉淀,使上述平衡向右移动,所以BaSO4沉淀也可以转化为BaCO3沉淀;
故答案为:BaSO4在溶液中存在BaSO4(s)Ba2+(aq)+ SO42-(aq),当加入浓度较高的Na2CO3溶液,CO32-与Ba2+结合生成BaCO3沉淀,使上述平衡向右移动;
(2)①甲溶液可以是NaCl溶液,滴入少量的AgNO3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KI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说明有AgCl转化为AgI;
故答案为:b;
②实验Ⅳ的步骤ⅰ中,B中为0.01 mol/L的KI溶液,A中为0.1 mol/L的AgNO3溶液,Ag+具有氧化性,作原电池的正极,I-具有还原性,作原电池的负极,所以B中石墨上的电极反应式是2I--2e-=I2;
故答案为:2I--2e-=I2;
③B中加入AgNO3溶液后,产生了AgI沉淀,使B溶液中c(I-)减小,I-还原性减弱,根据已知其他条件不变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所以实验Ⅳ中b<a;
故答案为:由于生成AgI沉淀使B的溶液中c(I-)减小,I- 还原性减弱;
④通过步骤ⅰ、ⅳ表明Cl本身对该原电池电压无影响,则c>b说明加入Cl使c(I)增大,证明发生了反应AgI+ClAgCl+I,部分AgI转化为AgCl;
故答案为:步骤ⅳ表明Cl-本身对该原电池电压无影响,则c>b说明加入Cl-使c(I-)增大,证明发生了反应AgI+Cl- AgCl+I-。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NaCl晶体(图甲)中,距Na+最近的C1-围成正八面体
B.该气态团簇分子(图乙)的分子式为EF或FE
C.在CO2晶体(图丙)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
D.在碘晶体(图丁)中,存在的作用力有非极性共价键和范德华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其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
(3)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
(4)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______。
(5)熔融状态下和固态时都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_。
(6)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只作为还原剂的是( )
A.3Fe+4H2O(g)Fe3O4+4H2B.2H2O2H2↑+O2↑
C.2Na2O2+2H2O═4NaOH+O2↑D.2F2+2H2O═4HF+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苯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备苯甲醛。
已知有机物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有机物 | 沸点℃ | 密度为g/cm3 | 相对分子质量 | 溶解性 |
苯甲醛 | 178.1 | 1.04 | 106 |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醚和卤代烃 |
苯甲醇 | 205.7 | 1.04 | 108 |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醚和卤代烃 |
二氯甲烷 | 39.8 | 1.33 |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实验步骤:
①向容积为500mL的三颈烧瓶加入90.0mL质量分数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稍过量),调节溶液的pH为9-10后,加入3.0mL苯甲醇、75.0mL二氯甲烷,不断搅拌。
②充分反应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水相3次,并将有机相合并。
③向所得有机相中加入无水硫酸镁,过滤,得到有机混合物。
④蒸馏有机混合物,得到2.08g苯甲醛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搅拌器的作用是______。
(2)苯甲醇与Na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步骤①中,投料时,次氯酸钠不能过量太多,原因是____;步骤③中加入无水硫酸镁,若省略该操作, 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4)步骤②中,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填序号),该操作中分离出有机相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
(5)步骤④中,蒸馏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左右。
(6)本实验中,苯甲醛的产率为_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FeBr2是一种黄绿色固体,某学习小组制备并探究它的还原性。
I.实验室制备FeBr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溴化亚铁。其中A为CO2发生装置,D和d中均盛有液溴,E为外套电炉丝的不锈钢管,e是两个耐高温的瓷皿,其中盛有细铁粉。
实验开始时,先将铁粉加热至600—700℃,然后将干燥、纯净的CO2气流通入D中,E管中反应开始。不断将d中液溴滴入温度为100—120℃的D中。经过几小时的连续反应,在铁管的一端沉积有黄绿色鳞片状溴化亚铁。
(1)若在A中盛固体CaCO3,a中盛6 mol/L盐酸。为使导入D中的CO2为干燥纯净的气体,则图中B、C处的装置和其中的试剂应是:B为_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污染空气,实验时应在F处连接盛___________的尾气吸收装置。
(2)反应过程中要不断通入CO2,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FeBr2的还原性
(3)实验需要200 mL 0.1 mol/L FeBr2溶液,配制FeBr2溶液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需称量FeBr2的质量为:_________。
(4)取10 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Br一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
假设2:Fe2+被Cl2氧化成Fe3+
设计实验证明假设2是正确的:________
(5)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证明还原性Fe2+>Br一________:
(6)若在40 mL上述FeBr2溶液中通入3×10-3mol Cl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烷和丁烷是同系物,两者化学性质相似
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两者化学性质不同
C.氧气和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的熔点不同
D.氧化钠与过氧化钠均为离子化合物,两者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FeO、SiO2)中。工业上综合利用铝土矿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在滤液A中加入漂白液,目的是氧化除铁,所得滤液B显酸性。
该过程中涉及某氧化还原反应如下,请完成:
□Fe2++□ClO-+ = □Fe(OH)3↓+□C1-+ 。
(2)检验滤液B中是否还含有Fe2+的方法为: 。
(3)将滤液B中的铝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选用的最好试剂为 (填代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硫酸溶液 c.氨水 d.二氧化碳
(4)由滤液B制备氯化铝晶体涉及的操作为:边滴加浓盐酸边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填操作名称)、洗涤。
(5)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其与NaOH固体焙烧制备硅酸钠,可采用的装置为 (填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氮元素均被氧化
B.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 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