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3[Fe(CN)6],主要应用于制药、电镀、造纸、钢铁生产等工业。其煅烧分解生成KCN、FeC2、N2、(CN)2等物质。
(1)基态K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简写式为___________。 K3[Fe(CN)6]中所涉及的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2)(CN)2分子中存在碳碳键,则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KCN与盐酸作用可生成HCN,HCN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
(3)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熔点为253 K,沸点为为376 K,其固体属于_____晶体。
(4)下图是金属单质常见的两种堆积方式的晶胞模型。
①铁采纳的是a堆积方式.铁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该晶体中原子总体积占晶体体积的比值为____(用含π的最简代数式表示)。
②常见的金属铝采纳的是b堆积方式,铝原子的半径为r pm,则其晶体密度为_____g·cm-3(用含有r、NA的最简代数式表示)。
【答案】 [Ar]4s1 Fe(铁) N>C>Fe>K 3:4 sp 分子 8
【解析】(1)钾(K)为19号元素,原子核外共有19个电子,由于3p和4s轨道能级交错,第19个电子填入4s轨道而不填入3p轨道,基态K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1简写为:[Ar]4s1;Fe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C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N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则K、Fe、C、N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依次为:1、4、2、3,所以K3[Fe(CN)6]中所涉及的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Fe(铁)。第一电离能是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所需能量,第一电离能主要体现的是元素失电子的能力,C、N为非金属元素都较难失电子,C、N同周期,N原子序数大于C,且N最外层2p能级容纳3的电子,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也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K、Fe是金属元素都较易失电子,且K比Fe活泼,故K的第一电离能小于Fe的第一电离能,综上分析,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C>Fe>K。
(2)(CN)2分子中存在碳碳键,结构式为NC-CN,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三键中含有2个π键1个σ键,则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3:4。HCN的结构式为H-CN,所以碳为中心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没有孤电子对,碳的价层电子对为2,sp杂化。
(3)Fe(CO)5的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熔沸点比较低,属于分子晶体。
(4)①铁的a堆积方式为体心立方堆积,与一个铁原子最近的铁原子距离为立方体边长的,这样的原子有八个,所以铁的配位数为8;如图所示:,晶胞中铁原子数为:8×+1×=2,体心立方晶胞中r= ,所以铁原子总体积=2×=2×= ,晶胞体积=a3,则该晶体中原子总体积占晶体体积的比值为。
②②铝的b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堆积,晶胞中含有Al原子数为:8×+6×=4,则晶胞质量为: g;该晶胞结构侧面可用如图表示:,铝原子半径rpm=r×10-10cm,设晶胞边长为acm,晶胞边长a与铝原子的半径为r的关系为:2a2=(4r×10-10)2,解得a=r×10-10,所以晶胞体积为:(r×10-10)3cm3,根据密度=质量÷体积,则晶体密度为: g÷(r×10-10)3cm3=g·cm-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有许多有趣的编排方式,有同学将短周期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进行排列得到如图所示的“蜗牛”元素周期表。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图中字母不表示元素符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元素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元素的氢化物差
B. K、Z两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显酸性
C. L、M、X三元素位于同一族
D. K、L、X、Z四种元素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L+>X3+>K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有些方法还是可以有效灭活病毒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56℃以上加热30min
B.95%的酒精
C.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
D.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SO2为原料,通过下列工艺可制备化工原料H2SO4和清洁能源H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生产工艺中Br2被循环利用
B. 在电解过程中,电解槽阴极附近溶液的pH变大
C. 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反应为SO2+2H2O-2e-=SO42-+4H+
D. 该工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SO2+Br2+2H20=2HBr+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及相应化学式回答问题:
(1)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
(3)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 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B. 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C. 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Fe3+与Fe2+相互转化,实验方案及现象如下: Ⅰ.配制FeCl2溶液
取部分变质的氯化亚铁固体[含有难溶性杂质Fe(OH)2Cl],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适量铁粉.
Ⅱ.实验探究Fe3+与Fe2+相互转化
实验1:0.1mol/L Fe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红
实验2:0.1mol/L FeCl3溶液 溶液变红 溶液红色未褪去
(1)写出Fe(OH)2Cl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1中滴加氯水后溶液变红的原因 .
(3)实验2的现象与预测不同,为探究可能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案及现象如下: 步骤1:10mL 0.1mol/L KI溶液 溶液明显变黄
步骤2:将黄色溶液分为三份:
试管1 取2mL黄色溶液 溶液变红
试管2 取3mL黄色溶液 溶液变蓝
试管3 取3mL黄色溶液 取上层溶液 溶液变蓝(比试管2中溶液颜色深)
①试管2中滴加K3[Fe(CN)6]检验的离子是 .
②黄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微粒有K+、Cl﹣ 和 .
③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其中甲、乙均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丙可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 若丙、丁混合产生白烟,且丙为18电子分子,丁为10电子分子,则乙的水溶液可能具有漂白作用
C. 若甲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的单质,且戊为碱,则丙只能为Na2O2
D. 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三种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可能为甲<丙<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