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氢气、甲醇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1)甲烷水蒸气转化法制H2的主要转化反应如下:
CH4(g)+ H2O(g)CO(g)+3H2(g) △H=+206.2kJ·mol-1
CH4(g)+2H2O(g)CO2(g)+4H2(g) △H=+165.0 kJ·mol-1
上述反应所得原料气中的CO能使合成氨的催化剂中毒,必须除去。工业上常采用催化剂存在下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易除去的CO2,同时可制得等体积的氢气的方法。此反应称为一氧化碳变换反应,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甲醇的原料CO和H2来源于:CH4(g) + H2O(g)CO(g) + 3H2(g) △H>0,100°C时,将1 mol CH4和2 mol H2O通入容积为1 L的定容密封容器中,发生反应,能说明该反应己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
b.单位时间内消耗0.1 mol CH4同时生成0.3 mol H2
c.容器的压强恒定
d.3v正(CH4) = v逆(H2)
(3)25°C时,在20mL0.lmol/L 氢氟酸中加入VmL0.lmol/LNaOH 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pH=3的HF溶液和pH=11的NaF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
B.①点时pH=6,此时溶液中,c(F-)-c(Na+)=9. 9×10-7mol/L
C.②点时,溶液中的c(F- )=c(Na+)
D.③点时V=20mL,此时溶液中c(Na+)=0. lmol/L
(4)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氟气通过细冰末时获得HFO,其结构式为H-O-F。HFO与水反应得到HF和化合物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O(g) + H2O(g)CO2(g)+ H2(g) △H=-41.2 kJ·mol-1 cd BC H2O+HFO=HF+H2O2
【解析】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①CH4(g)+ H2O(g) CO(g)+3H2(g),②CH4(g)+2H2O(g)CO2(g)+4H2(g),CO和水蒸气反应方程式为CO+H2O=CO2+H2,②-①得出:CO(g)+H2O(g)=CO2(g)+H2(g) △H=(165.0-206.2)kJ·mol-1=-41.2kJ·mol-1;(2)a、组分都是气体,则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为恒容状态,则气体V不变,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任何一时刻都相等,即密度不变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故a错误;b、消耗甲烷,生成氢气,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错误;c、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因此当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正确;d、v正(CH4)说明反应向正反应进行,v逆(H2)说明反应向逆反应进行,且两者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正确;(3)A、pH=3的HF溶液中c(OH-)=10-11mol·L-1,HF为弱酸,OH-是由水电离产生,因此HF溶液中水电离出c(H+)=10-11,NaF属于强碱弱酸盐,F-发生水解,结合水电离出H+,因此NaF溶液中水电离出c(OH-)=10-3mol·L-1,即水电离出c(H+)=10-3mol·L-1,因此两种溶液中水电离出c(H+)不同,故A错误;B、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F-),得出c(F-)-c(Na+)=c(H+)-c(OH-)=10-6-10-8=9.9×10-7mol·L-1,故B正确;C、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F-),②点pH=7,即c(H+)=c(OH-),得出c(Na+)=c(F-),故C正确;D、混合后,n(Na+)=20×10-3×0.1mol=2×10-3mol,混合后c(Na+)=2×10-3/(20+20)×10-3mol·L-1=0.05mol·L-1,故D错误;(4)根据信息,推出HFO+H2O→HF+A,HFO中H显+1价,O显0价,F显-1价,根据元素守恒,推出A为H2O2,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FO+H2O=HF+H2O2。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葡萄糖是人类的营养物质,在人体里富氧条件下氧化生成CO2和水;在缺氧条件下生成一种有机酸A。
已知:
将A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其中C和C’是同系物,C’是甲酸(HCOOH),F为高分子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C和D′属于________(用编号填入,以下同)。
①同系物 ②同分异构体 ③同类物质 ④同素异形体
(2)D′和E分别属于哪一类化合物?D′________,E________。
①多元醇 ②醛 ③不饱和羧酸 ④多元羧酸 ⑤酯
(3)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类型:(Ⅰ)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
A. Mg2+ Na+ OH- B. Al3+ NO3- Cl-
C. K+ H+ HCO3- D. Mg2+ Ca2+ 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72﹣和CrO42﹣)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
CrO42﹣ Cr2O72﹣ Cr3+ Cr(OH)3↓
己知转化过程中的反应为:2CrO42﹣(aq)+2H+(aq)═Cr2O72﹣(aq)+H2O(1).转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含量为28.6g/L,CrO42﹣有10/11转化为Cr2O7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化过程中,增大c(H+),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rO42﹣的转化率提高
B.常温下Ksp[Cr(OH)3]=1×10﹣32 , 要使处理后废水中c(Cr3+)降至1×10﹣5mol/L,应调溶液的pH=5
C.若用绿矾(FeSO47H2O)(M=278)作还原剂,处理1L废水,至少需要917.4g
D.常温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104 , 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Fenton试剂常用于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初始时c(X)=2.0×10-3mol·L-1,反应10 min进行测定,得图1和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50oC,PH在3~6之间,X降解率随pH增大而减小
B. pH=2,温度在40~80oC,X降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无需再进行后续实验,就可以判断最佳反应条件是:PH=3、温度为80oC
D. pH=2、温度为50oC,10min内v(X)=1.44x10-4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反应A (g)+B (s)C(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则生成C的速率(填“加快”、“ 减慢”或“不变”)。
(1)升温____________;
(2)加正催化剂______________;
(3)增大容器容积___________;
(4)加入C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无色溶液甲中仅含有下列离子的几种( 不考虑水的电离以及离子的水解);
阳离子 | K+、Al3+、Fe3+、Ba2+、NH4+ |
阴离子 | Cl-、CO32-、HCO3-、SO42- |
取100mL溶液甲并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完全反应):
(1)由①可知,原溶液存在的离子有____,浓度为_____mol/L。
(2)写出实验②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3)通入过量CO2充分反应后,需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加热再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
(4)某同学通过分析认为该溶液中一定存在K+,其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钠与水反应: Na +2H2ONa++2OH- + H2↑
B. 将少量Na2O2固体加入过量Ba(HCO3)2溶液中:2Na2O2+4Ba2++4HCO3-=4BaCO3↓+2H2O+O2↑+4Na+
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2++OH- + H+ + SO42- BaSO4↓+H2O
D.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Ca2++ HCO3-+OH-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核黄素又称为维生素B2,可促进发育和细胞再生,有利于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疲劳.核黄素分子的结构为,已知: ,有关核黄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7H22N4O6
B. 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有CO2生成
C. 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所得溶液加碱后有NH3生成
D. 能发生酯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