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 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 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② 1 mol NH (aq)全部氧化成NO (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红磷比白磷稳定,则反应P4(白磷,s)+5O2(g)===2P2O5(s) ΔH1;4P(红磷,s)+5O2(g)===2P2O5(s) ΔH2;ΔH1和ΔH2的关系是ΔH1________ΔH2 (填“>”“<”或“=”)。

(3) 在298 K、101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ΔH1

Cl2(g)+H2(g)===2HCl(g) ΔH2

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4) 已知:

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26 kJ·mol-1

则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H2(g)+Br2(l)===2HBr(g) ΔH=-72 kJ·mol-1,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H2(g)

Br2(g)

HBr(g)

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

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200

a

则表中a________

【答案】 放热 ΔH<0(或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NH (aq)+2O2(g)===NO (aq)+2H(aq)+H2O(l) ΔH=-346 kJ·mol-1 < A 1.204×1024 (或2NA) 369

【解析】(1)①由图可知,焓变小于0,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②第一步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aq)+1.5O2(g)═NO2-(aq)+2H+(aq)+H2O(l),△H=-273kJ/mol,第二步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2-(aq)+0.5O2(g)═NO3-(aq),△H=-73kJ/mol,根据盖斯定律则NH4+(aq)+2O2(g)═2H+(aq)+H2O(l)+NO3-(aq),△H=-346 kJ/mol,故答案为:NH4+(aq)+2O2(g)═2H+(aq)+H2O(l)+NO3-(aq),△H=-346 kJ/mol;

(2)①4P(白磷,s)+5O2(g)=2P2O5(s)△H1,②P4(红磷,s)+5O2(g)=2P2O5(s)△H2,①-②得到反应:4P(红磷,s)=P4(白磷,s)△H=△H2-△H2,红磷比白磷稳定,说明红磷的能量低于白磷,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即△H2-△H1>0,即△H2>△H1,故答案为:<;(3)①2H2O(g)═O2(g)+2H2(g)△H1;②Cl2(g)+H2(g)═2HCl(g)△H2;③2Cl2(g)+2H2O(g)=4HCl(g)+O2(g)△H3;则反应③=2×②+①,由盖斯定律可知,△H3=△H1+2△H2,故答案为:A;

(4) 已知:①2CO(g)+O2(g)=2CO2(g)H=-566kJ/molNa2O2(s)+CO2(g)=Na2CO3(s)+ O2(g)H=-226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②×2+①可得:2CO(g)+2Na2O2(s)=2 Na2CO3(s) H=-1018kJ/molCO(g)Na2O2(s)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参加反应CO2mol×=1mol,反应的电子转移数为2mol,即电子转移数为1.204×1024,故答案为:1.204×1024

(5)H2(g)+Br2(l)=2HBr(g)△H=-72kJ/mol,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则H2(g)+Br2(g)=2HBr(g)△H=-102kJ/mol,△H=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则有-102=436+200-2a,a=369,故答案为:369。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反应:2NO(g)+2CO(g)2CO2(g)+N2(g) △H=-746.8kJ·mol-1,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A. 降低温度 B. 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 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硝酸越稀,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适量的铁铝合金与足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没有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 molL-1的NaOH 溶液,所加NaOH溶液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OC段离子反应方程式:H++OH-==H2O

B. 溶液中 n(NH4+) =0.012 mol

C. 溶液中结合OH-能力最强的离子是H+,最弱的离子是Al3+

D. 欲测定F点沉淀的质量,实验步骤是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反应m A+n B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 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

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_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以下有关酶的问题:

(1)由图1曲线可知: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 ;从图示曲线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图2和图3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

图2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从图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的条件下,

(3)以下是一个有关酶的实验,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1

加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

加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3

温度处理

60℃

100℃

0℃

4

加碘液

2滴

2滴

2滴

①表中为探究 的实验.

②请指出实验操作步骤存在的问题

③该实验把温度处理改为pH分别为5、7、9能否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C2H6 BC4H10 CC2H4Cl2 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里,下列药品放在空气中不会变质的是( )

A. 硫酸钠 B. 浓硝酸 C. 过氧化钠 D. 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S2SO3都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B.[Co(NH3)4Cl2]+中存在配位键且配位数是4

C.元素第一电离能越大的原子,非金属性越强

D.每个干冰的晶胞中占有14CO2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