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俗称涤纶树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其结构为。利用有机物A合成PET的路线如图。

已知:①;②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2H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顺式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3A→DB→C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4)写出C+F→PET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5GF的同系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F28G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峰面积比为3:1:1,则符合该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种,写出其中2种的结构简式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13-丁二烯为原料经3步制得丁苯橡胶。(无机试剂任选)

I

I的结构简式为_____;反应1的条件为_____;反应2的反应类型为_____

【答案】乙烯 羟基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n+nHOCH2CH2OH +(2n-1)H2O 4 (任意2) Pd/C,加热 加聚反应

【解析】

根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结构可知,CF是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根据生成CF的条件可知,C为乙二醇,F为对苯二甲酸,则B12-二溴乙烷,A为乙烯;根据已知信息,乙烯与反应生成DDE为对二甲苯。据此解答。

(1)根据上述分析,A为乙烯,C为乙二醇,所含官能团为羟基,故答案为:乙烯;羟基;

(2)H,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顺式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3)根据上述分析,AD为加成反应、BC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4)C+FPET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nHOCH2CH2OH +(2n-1)H2O

(5)GF()的同系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F28,多2个甲基,G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峰面积比为3:1:1,即6:2:2,则符合该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共4种;

(6)以13-丁二烯为原料制备丁苯橡胶()。根据已知信息,首先需要制备苯乙烯,可以由2分子13-丁二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再由制备苯乙烯,最后苯乙烯与13-丁二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丁苯橡胶,合成路线为,故I的结构简式为;反应1的条件为Pd/C,加热;反应2的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5g核素U发生裂变反应: SrXe10,净产生的中子()数为10NA

B.ClCl得电子能力相同

C.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U

D.U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由海水提取的食盐(海盐)不足四成,大部分产自内陆盐湖(湖盐)和盐矿(矿盐)

1)由内陆盐湖水为原料进行晒盐,有夏天采盐(食盐)、冬天捞硝(芒硝)的说法,下列对其化学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___(选填编号)。

a.由夏到冬,芒硝的溶解度变小

b.由冬到夏,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c.夏天温度高,氯化钠易结晶析出

2芒硝型矿盐卤水中含有一定量Na2SO4和少量Ca2+Mg2+H2S等杂质,利用硫酸钙微溶于水的性质,用石灰-烟道气(CO2)法净化芒硝型矿盐卤水的流程如图:

脱硫工序中先吹空气,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氢硫酸有挥发性,部分被直接吹出,化学变化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再加入稍过量的FeCl3溶液除去残留的硫化氢。检验FeCl3已经过量的试剂是___(填写化学式)。

3)加入Ca(OH)2能降低芒硝浓度并生成烧碱,同时除去Fe3+,另一目的是___。滤渣A的主要成分除了Fe(OH)3外,还有___(填写化学式)。

4)如图所示是石灰-纯碱法净化芒硝型矿盐卤水的部分流程:加入纯碱的作用是___(选填编号)。

a.调节溶液的pH b.除去溶液中的Ca2+

c.除去溶液中的Mg2+ d.除去溶液中的SO42―

石灰-烟道气法与石灰-纯碱法相比较,石灰-烟道气法的优点是___

5)如图是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的示意图,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上述精盐水需要进行二次精制后才能作为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的原料。对盐水进行二次精制的目的是___(选填编号)。

a.进一步降低Ca2+Mg2+的浓度,提高烧碱纯度

b.进一步降低SO42―的浓度,提高烧碱纯度

c.防止杂质离子与碱生成的沉淀堵塞离子交换膜

d.防止溶液酸性或碱性过强,腐蚀离子交换膜

盐水中硫酸根浓度过高会使生成的氯气中混有氧气,检验氯气中是否含有少量氧气的操作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操作主要除去海带灰中难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主要是无机物

B.氧化剂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

C.萃取过程所用有机溶剂可以是酒精或四氯化碳

D.I2易升华,I2的有机溶液难以通过蒸馏法彻底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8H8O2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下列关于A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3

B. 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1

C. 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 A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苯甲酸乙酯可由苯甲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共热下反应制得,反应装置如图(部分装置省略),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

①向三颈烧瓶内加入12.2g苯甲酸、25mL乙醇、20mL苯及4mL浓硫酸,摇匀,加入沸石。

②装上分水器、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加热至分水器下层液体接近支管时将下层液体放入量筒中。继续蒸馏,蒸出过量的乙醇,至瓶内有白烟(3h),停止加热。

③将反应液倒入盛有80mL冷水的烧杯中,在搅拌下分批加入碳酸钠粉末至溶液无二氧化碳逸出,用pH试纸检验至呈中性。

④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机层。用无水CaC12干燥,粗产物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当温度超过140℃时,直接接收210-213℃的馏分,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苯甲酸乙酯12.8mL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性

苯甲酸

122

1.27

249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甲酸乙酯

150

1.05

211-213

微溶于热水,溶于乙醇、乙醚

乙醇

46

0.79

78.5

易溶于水

乙醚

74

0.73

34.5

微溶于水

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装置中分水器上方的仪器名称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

(2)步骤①中加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加沸石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②中使用分水器除水的目的是_________

(4)步骤③中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

(5)步骤④中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____(选填上口倒出下口放出)。

(6)本实验所得到的苯甲酸乙酯产率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盐卤(含MgCl2Mg(OH)2MgCl2溶液无水MgCl2

②铝土矿AlO2-Al(OH)3Al2O3

NH3NONO2HNO3

NaCl溶液Cl2无水FeCl2

SSO3H2SO4

SiO2Na2SiO3溶液H2SiO3

A. ①③⑥B. ③⑤⑥C. ①④⑤D. 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常见的AJ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通常情况下AH为固态金属单质,BD为气态非金属单质,E为淡黄色固体,F为无色液体,J为红褐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H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E+F→D+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G+I→C+J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检验I物质的阳离子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初步探究硝酸盐热分解的规律。

(提出猜想)小组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2)2NO2O2 乙:MgONO2O2

丙:Mg3N2O2 丁:MgONO2N2

(1)查阅资料得知,NO2可被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

(实验操作)

(3)设计如图装置,用氮气排尽装置中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加热Mg(NO3)2固体,AB装置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说明有Mg(NO3)2固体分解了,有NO2生成。

(4)有同学提出可用亚硫酸钠溶液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但通入之前,还需在BD装置间增加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

(5)小组讨论后认为即便通过C后有氧气,仅仅用亚硫酸钠溶液仍然难以检验,因为:______,改进的措施是可在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_______

(6)上述系列改进后,如果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排除装置与操作的原因,未检测到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