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l 2 通入水中:Cl 2 +H 2 O == 2H +Cl +ClO

B. 用氯化铁溶液腐蚀线路板上的铜:Fe 3+ +Cu == Fe 2+ +Cu 2+

C. Al 与 NaOH 溶液反应:2Al+2OH== 2AlO 2 +H2

D.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2H+SO42―+Ba2+ +2OH == BaSO4 ↓+2H 2O

【答案】D

【解析】A. Cl2 通入水中:Cl2H2O HClHClO,故A错误;B. 用氯化铁溶液腐蚀线路板上的铜:2Fe3Cu=2Fe2Cu2,故B错误;CAl NaOH 溶液反应:2Al2OH2H2O== 2AlO 2 3H2 ↑,C错误;D.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2H+SO42―+Ba2 +2OH == BaSO4 ↓+2H2O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银作为催化剂,主要用于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甲醇氧化制甲醛等。目前银催化剂的市场需求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请写出甲醇在银催化下制备甲醛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银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催化活性逐渐减弱、选择性降低,一定时间后必须更换。某工厂对失效银催化剂进行回收并实现再生,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银催化剂主要成分(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

元素

Al2O3

Ag

MgO

SiO2

K2O

Fe2O3

含量%

82

14.8

1.4

0.9

0.5

0.1

资料:经X射线衍射仪检测,其中氧化铝的晶型为α型,难于酸。

①操作a和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___

②请写出过程Ⅰ中银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2 中含有多种金属离子,请简述检验其中K+的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化学用语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过程Ⅲ中用氨水将氯化银沉淀溶解的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Ⅳ采用肼(N2H4)作为还原剂,具有不混入金属杂质、还原性强、得到银纯度高等优点,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利用过程Ⅴ实现银催化剂再生,其简易装置图如下:

写出催化剂再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供选试剂Na2SO4溶液、K2CO3溶液、K2SO4溶液、盐酸。

(1)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

(2)试剂a_________,试剂b _________

(3)加入试剂a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改进? _____(若能,此问不用回答).

(5)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_________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中“周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周期表中有四个长周期、三个短周期

B. 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 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目不同

D. 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均从金属元素开始,以非金属元素结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的导电性能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是其电流(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

以下4个导电性实验,其中与图Ⅰ、图Ⅱ、图Ⅲ对应一致的选项是

①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

②醋酸溶液中滴入NH3·H2O至过量

③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④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列物质中不是黑火药主要成分的是

A. 硫磺 B. 硝酸铵 C. 硝酸钾 D. 木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合肥市2017届第三次教学模拟】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实验1

按上图所示加热MnO2与FeCl3·6H2O 混合物

试管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试管B中溶液变蓝

实验2

把A中的混合物换为FeC13·6H2O, B中溶液换为KSCN溶液,加热。

A中部分固体溶解,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B中KSCN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l)上述实验中的白雾是_______;试管A管口向上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

(2)实验2说明黄色气体中含有FeCl3,写出FeCl3使KI-淀粉溶液变蓝的离子方程式:___

(3)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中含有Cl2,该学习小组对实验1提出两种改进方案:

方案1:在A、B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结果B中溶液仍变为蓝色。

方案2:将B中KI一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结果B中溶液呈橙红色,且未检出Fe2+。则方案1 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方案2中检验Fe2+的试剂是______,选择NaBr溶液的依据是______。

(4)实验1充分加热后,若反应中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氯元素质量之比为1:2,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

(5)该学习小组认为实验1 中溶液变蓝,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此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Ⅰ.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他们利用该反应设计如下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_______(填标号)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又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2.0 g,研磨后溶解,配制成250 mL溶液,取出25 mL加入到锥形瓶中,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H2SO4溶液,静置。待完全反应后,用0.1 mol.L1的Na2S2O3溶液作标准液滴定反应生成的碘,已知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共用去Na2S2O3溶液20.0 mL。则该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新课标]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I2=2I+)。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及二氧化碳。

(4)取100.00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1

(5)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__。(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