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学习小组按如图在实验室制取氨气并探究铜的有关性质(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

请回答:
(1)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①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生成单质a);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 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无污染.请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②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3)将上述生成的单质a在热水浴中进行4个实验,部分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稀硫酸中加入该单质a无明显变化
硝酸钠溶液中加入该单质a无明显变化
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该单质a无明显变化
稀硫酸中加入硝酸钠溶液无明显变化
再加入该单质a有无色气泡;溶液变蓝
①实验Ⅰ、Ⅱ、Ⅲ的目的是______.
②实验Ⅳ中反应的本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③将该单质a加入到混有硫酸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液逐渐变成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解:(1)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氨气和水,故答案为: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2)①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生成物,能使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的物质是水,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的物质是铜(类比氢气还原氧化铜),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该无色无污染的气体是氮气,故答案为:3CuO+2NH33Cu+N2+3H2O;
②碱石灰的成分是 CaO和NaOH的混合物,CaO能和水反应,NaOH易潮解,所以能作干燥剂,
故答案为:吸收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水的鉴定;
(3)①根据实验现象知,钠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均不能单独使铜溶解,所以实验Ⅰ、Ⅱ、Ⅲ是证明铜和氢离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都不反应,
故答案为:说明钠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均不能单独使铜溶解;
②酸性条件下,铜和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离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故答案为:3Cu+2NO3-+8H+=3Cu2++2NO↑+4H2O;
③酸性条件下,向稀硫酸中加入铜后溶液变蓝色,说明铜被氧化生成铜离子,则双氧水被还原生成水,离子方程式为:Cu+2H++H2O2=Cu2++2H2O,故答案为:Cu+2H++H2O2=Cu2++2H2O.
分析:(1)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
(2)①先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生成物,再根据元素守恒写出反应方程式;
②碱石灰是干燥剂;
(3)①实验Ⅰ、Ⅱ、Ⅲ是说明钠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均不能单独使铜溶解;
②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铜离子;
③酸性条件下,双氧水能把铜氧化成铜离子,自身被还原成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设计,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其特殊性是解本题关键,利用对比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习小组按如图在实验室制取氨气并探究铜的有关性质(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

请回答:
(1)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2NH4Cl
  △  
.
 
CaCl2+2H2O+2NH3
Ca(OH)2+2NH4Cl
  △  
.
 
CaCl2+2H2O+2NH3

(2)①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生成单质a);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 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无污染.请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uO+2NH3
  △  
.
 
3Cu+N2+3H2O
3CuO+2NH3
  △  
.
 
3Cu+N2+3H2O
.②碱石灰的作用是
吸收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的鉴定
吸收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的鉴定

(3)将上述生成的单质a在热水浴中进行4个实验,部分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稀硫酸中加入该单质a 无明显变化
硝酸钠溶液中加入该单质a 无明显变化
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该单质a 无明显变化
稀硫酸中加入硝酸钠溶液 无明显变化
再加入该单质a 有无色气泡;溶液变蓝
①实验Ⅰ、Ⅱ、Ⅲ的目的是
说明钠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均不能单独使铜溶解
说明钠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均不能单独使铜溶解

②实验Ⅳ中反应的本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Cu+2NO3-+8H+=3Cu2++2NO↑+4H2O
3Cu+2NO3-+8H+=3Cu2++2NO↑+4H2O

③将该单质a加入到混有硫酸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液逐渐变成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u+2H++H2O2=Cu2++2H2O
Cu+2H++H2O2=Cu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南关区二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 
①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
②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
③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
CO2和CO的混合物
CO2和CO的混合物

(2)设计方案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H4++NO2-
  △  
.
 
N2↑+2H2O
NH4++NO2-
  △  
.
 
N2↑+2H2O

(4)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2.00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10.38g的硬质玻璃管中;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3.02g;
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g.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
步骤②中是为了排尽空气,步骤④是为了赶出所有的二氧化碳,确保被完全吸收
步骤②中是为了排尽空气,步骤④是为了赶出所有的二氧化碳,确保被完全吸收

(5)数据处理
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C+2Fe2O3
  △  
.
 
4Fe+4CO+CO2
5C+2Fe2O3
  △  
.
 
4Fe+4CO+CO2

(6)实验优化
学习小组有同学认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①甲同学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Ba(OH)2溶液,其理由是
氢氧化钡的溶解度大,浓度大,使二氧化碳被吸收的更完全,碳酸钡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碳酸钙的,称量时相对误差小
氢氧化钡的溶解度大,浓度大,使二氧化碳被吸收的更完全,碳酸钡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碳酸钙的,称量时相对误差小

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优化方案:
在尾气口处加一点燃的酒精灯
在尾气口处加一点燃的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设计方案: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氧气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如图),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炭粉、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H4++NO2-
  △  
.
 
N2↑+2H2O
NH4++NO2-
  △  
.
 
N2↑+2H2O

(4)实验操作: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简答
①称取3.2g氧化铁与2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48.48g的玻璃管中,按如图装置连接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其目的是: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
③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现象说明:
该现象说明:有CO2气体生成
该现象说明:有CO2气体生成
④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g
(5)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
0.48
0.48
g.
(6)得到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
根据(5)计算,反应后气体中的碳、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与假设气体产物全是二氧化碳不符.
根据(5)计算,反应后气体中的碳、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与假设气体产物全是二氧化碳不符.

(7)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CO、CO2
CO、CO2
,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2C+Fe2O3
 高温 
.
 
2Fe+CO↑+CO2
2C+Fe2O3
 高温 
.
 
2Fe+CO↑+CO2

(8)该实验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请指出并说明改进方法
未考虑尾气可能有CO,气体排放会污染大气,点燃尾气
未考虑尾气可能有CO,气体排放会污染大气,点燃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做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时,常观察到试管内生成的气体先为浅红棕色,其原因是
 

为了能直接观察到生成的气体的颜色,可在往稀硝酸中加入铜的同时,加入少量碳酸盐,那么加入少量碳酸盐的作用是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酸性不同的一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配制浓度均为1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
②量取15.00mL 1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两个锥形瓶中;
③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a g,并系于铜丝末端;
④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记录相关数据;
⑥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调整乙和丙中液面使二者处于同一平面,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15.00mL 1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所用的仪器是
 

A.带刻度的烧杯  B.量筒  C.酸式滴定管   D.碱式滴定管
(2)步骤③中a的数值至少是
 
;步骤④中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与观察方法是:
 
;步骤⑤中应记录的数据是
 

(3)本实验装置丙中量筒的规格是
 
(填序号).
A.10mL    B.100mL    C.200mL      D.500mL
(4)若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在实验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m=
 

(5)试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是
 
;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是
 

(6)试写出镁与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