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1)

0.44

0.6

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起始时加入2a mol CH3OH则达到平衡时CH3OH转化率增大

B.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则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a = 1.64

D.时刻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若起始时加入2a mol CH3OH,相当于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H3OH的转化率不变,A错误;B、平均摩尔质量=,该反应中mn均不发生变化,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不变,平均摩尔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C、根据方程式生成的H2O的物质的量为0.6mol/L×2=1.2mol,为反应的CH3OH的物质的量为0.44mol/L×2=0.88mol,则a =0.88mol+1.2mol×2=2.08mol,C错误;D、浓度商Qc==1.34K=400,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v,D正确;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 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2Al+3MgO3Mg+Al2O3

B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NH4+CH2COO、Cl一定能够大量共存

C.铁片放入过量的稀硝酸中:3Fe+8H++2NO3=3Fe2++2NO+4H2O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实质是:Al3++3NH3·H2O=AlOH3+3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非极性键可能存在单质中,也可能存在化合物中

B.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C. 盐酸中含有H+和Cl-,故HCl为离子化合物

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度积就是溶解平衡时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的乘积

B.溶度积常数是不受任何条件影响的常数,简称溶度积

C.可用离子积Qc与溶度积Ksp的比较来判断沉淀溶解平衡进行的方向

D.所有物质的溶度积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铝自然形成的氧化膜易脱落。以硫酸为电解液,分别以石墨和铝材做阴、阳极材料,经过电解处理形成氧化铝膜,抗能力强。其制备的简要流程如右图。下列用来解释流程中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碱洗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2OH-+Al2O32AlO2-+H2O

B.碱洗铝材表面会出现气泡:2Al+2OH-+2H2O2AlO2-+3H2

C.稀氨水洗去耐蚀铝材表面的酸NH3·H2O+H+NH4++H2O

D.获得耐蚀铝材的电极反应为:4Al–12e-+3O22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右转化: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k()c()v()=k()c()k()k()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t1温度下,k()=0.006s1k()=0.002s1,该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c(-12-二甲基环丙烷)c(-12-二甲基环丙烷)=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活化能Ea()小于Ea(),则________0(小于”“等于大于)

(2)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CO2H2可发生两个反应,分别生成CH3OH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O2(g)+3 H2(g) CH3OH(g)+H2O(g)ΔH1=-53.7kJ·mol-1 I

CO2(g)+ H2(g) CO(g)+H2O(g)ΔH2 II

某实验室控制CO2H2初始投料比为1:2.2,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

TK

催化剂

CO2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

543

Cat.1

12.3

42.3

543

Cat.2

10.9

72.7

553

Cat.1

15.3

39.1

553

Cat.2

12.0

71.6

【备注】Cat.1:Cu/ZnO纳米棒;Cat.2:Cu/ZnO纳米片;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醛的百分比;

已知:①COH2标准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1-285.8kJ·mol-1

②H2O(l)=H2O(g) ΔH3=44.0kJ·mol-1

请回答(不考虑温度对ΔH的影响):反应IIΔH2= kJ·mol-1

在右图中分别画出I在无催化剂、有Cat.1和由Cat.2三种情况下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在图中标注出相应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用已知浓度的HCl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氨水,选用的指示剂_____________

2)取体积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分NaOH溶液,把其中的一份放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用已知浓度的硫酸中和上述这两份溶液,若中和第一份(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所消耗硫酸溶液体积为V1,另一份消耗硫酸溶液体积为V2

若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V1V2的关系是_ ___

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时,V1V2的关系是__ ____

3)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 0.2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滴定结果如下:


NaOH起始读数

NaOH终点读数

第一次

0.10mL

18.60mL

第二次

0.30mL

18.00mL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

以下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 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

B.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E. 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411.0kJ/mol和-1366.8kJ/mol,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A-44.2kJ/mol B+44.2kJ/mol C-330kJ/mol D+330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