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FeCl3样品(只含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①称取a 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盐酸和蒸馏水,使样品溶解,然后准确配制成250.00mL溶液;
③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水,使反应完全;
④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
⑥将沉淀转移到某容器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由红褐色全部变为红棕色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
请根据上面叙述,回答:

(1)图所示仪器中,本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E和
CFG
CFG
(填字母).
(2)步骤②中加入盐酸的作用
增强溶液酸性,抑止Fe2+Fe3+水解;
增强溶液酸性,抑止Fe2+Fe3+水解;

(3)写出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3NH3?H2O═Fe(OH)3↓+3NH4+
Fe3++3NH3?H2O═Fe(OH)3↓+3NH4+

(4)样品中的杂质Fe2+有较强的还原性,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
6
Fe2++
1
1
ClO3-+
6
6
6
6
Fe3++
1
1
Cl-+
3
3
H2O
从理论上分析,上述实验中若将氯水改为NaClO3时,对实验结果造成
无影响
无影响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等物质的量的NaClO3与Cl2的氧化效率之比为
3:1
3:1

(5)第⑥步的操作中,将沉淀物转移到
坩埚
坩埚
(填仪器名称)中加热,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m1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m2g,若m1与m2差值较大,接下来的操作应当是
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后,把坩埚放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至最后两次称得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
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后,把坩埚放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至最后两次称得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

(6)本实验需要称量的最少次数是
5
5
次,若容器质量是W1g,最终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是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W2-W1)
a
×100%
7(W2-W1)
a
×100%
.(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7)已知Cl2与热的NaOH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
3Cl2+6NaOH
  △  
.
 
5NaCl+NaClO3+3H2O
则Fe3+、KClO3、Cl2三种物质其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KClO3>Cl2>Fe3+
KClO3>Cl2>Fe3+
分析:(1)根据各仪器的作用选取仪器;
(2)防止FeCl3和FeCl2水解分析;
(3)步骤④是铁离子和一水合氨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铵根离子的反应;
(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还原剂一定,需要的氧化剂可以是氯气或氯酸钠,还原剂失电子数一定,氧化剂改变不影响计算结果,氧化剂的氧化率是得到电子数之比;
(5)沉淀加热直到固体由红褐色全部变为红棕色,固体加热在坩埚中进行;干燥称量至恒重的标准是两次称量质量不超过0.1g;
(6)依据实验步骤分析可知,称量操作为称量样品质量、称量坩埚质量,称量坩埚和沉淀质量,再进行两次称量到恒重,存在过程中称量根据铁元素质量守恒,即红棕色固体(Fe2O3)中的铁就是样品中铁,根据质量分数的公式求出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7)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分析判断;
解答:解:(1)称量药品用天平,氯化铁和氯化亚铁的水溶液都呈酸性,所以准确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用酸式滴定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容量瓶;
故选:C F G;
(2)因FeCl3和FeCl2能发生水解;加入盐酸增强溶液酸性,抑止Fe2+Fe3+水解;
故答案为:增强溶液酸性,抑止Fe2+Fe3+水解;
(3)步骤④中铁离子和一水合氨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铵根离子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4+
故答案为:Fe3++3NH3?H2O═Fe(OH)3↓+3NH4+
(4)反应中,亚铁离子变化为铁离子,氯酸跟离子氯元素化合价从+5价变为-1价,变化6价,电子转移最小公倍数为6,依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得到离子方程式为:6Fe2++ClO3-+6H+═6Fe3++Cl-+3H2O;从理论上分析,上述实验中若将氯水改为NaClO3时对实验无影响,不同的是氧化剂不同,同量还原性物质被氧化需要失去电子相同;等物质的量的NaClO3与Cl2的氧化效率之比为为转移电子数之比,NaClO3~Cl-~6e-,Cl2~2Cl-~2e-,所以1molNaClO3与Cl2的氧化效率之比为3:1;
故答案为:6、1、6、6、1、3;无影响;3:1;
(5)将沉淀转移到坩埚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由红褐色全部变为红棕色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制恒重,两次称量数值不超过0.1g;
故答案为:坩埚;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后,把坩埚放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至最后两次称得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
(6)依据实验步骤分析可知,称量操作为称量样品质量、称量坩埚质量,称量坩埚和沉淀质量,再进行两次称量到恒重,本实验需要称量的最少次数是5次;
因铁元素质量守恒,即红棕色固体中的铁就是样品中铁,
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为(W2-W1)g×
112
160

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120(W2-W1)
160a
×100%=
7(W2-W1)
a
×100%,
故答案为:5,
7(W2-W1)
a
×100%.
(7)6Fe2++ClO3-+6H+═6Fe3++Cl-+3H2O,Cl2+2Fe2+═2Fe3++2Cl-;分析反应3Cl2+6NaOH
  △  
.
 
5NaCl+NaClO3+3H2O,得到5Cl-+ClO3-+6H+═3H2O+3Cl2↑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则Fe3+、KClO3、Cl2三种物质其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KClO3>Cl2>Fe3+
故答案为:KClO3>Cl2>Fe3+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分析,离子方程式配平的电子守恒应用,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实验基本操作的熟练掌握程度,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FeCl3样品(含有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称量a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样品溶解,然后准确配制成250mL溶液
③准确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水,加热使反应完全
④趁热迅速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
⑥将沉淀声称到坩埚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全部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后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量
⑦…根据上面叙述,回答
(1)如图所示仪器中,本实验步骤①②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BE
BE


(2)写出步骤③和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2++Cl2=2Fe3++2Cl-;Fe3++3NH3?H2O=Fe(OH)3↓+3NH4+
2Fe2++Cl2=2Fe3++2Cl-;Fe3++3NH3?H2O=Fe(OH)3↓+3NH4+

(3)洗涤是洗去附着在沉淀上的
NH4+、Cl-、OH-
NH4+、Cl-、OH-
(写离子符号).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滤液流出后重复上述操作多次直至洗净为止
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滤液流出后重复上述操作多次直至洗净为止
检验沉淀已洗净的方法是
取最次一次洗出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证明已洗净
取最次一次洗出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证明已洗净

(4)若坩埚质量是W1,坩埚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W2,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w2-w1)×112×10
160a
×100%
(w2-w1)×112×10
160a
×100%
(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5)该兴趣小组中甲学生认为:实验步骤中不加氨水,其余步骤不变,仍可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甲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正确
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理由(必要时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氯化铁溶液中Fe3+水解Fe3++3H2O?Fe(OH)3+3H+,加热HCl挥发,促进水解进行,过一系列转化最终都能生成Fe2O3对后续实验无影响
氯化铁溶液中Fe3+水解Fe3++3H2O?Fe(OH)3+3H+,加热HCl挥发,促进水解进行,过一系列转化最终都能生成Fe2O3对后续实验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FeCl3样品(含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室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盐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然后准确配制成250mL溶液;
③准确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水使反应完全;
④趁热迅速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
⑥将沉淀转移到坩埚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全部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重复以上操作,至最后两次称得的质量不超过0.1g为止.
请根据上面叙述,回答:
(1)如图所示仪器中,本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E、F和
CG
CG
(填字母).

(2)步骤②加入盐酸的目的是
防止FeCl3和FeCl2水解
防止FeCl3和FeCl2水解
;加快样品溶解的最简单操作是
用玻璃棒搅拌
用玻璃棒搅拌

(3)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2++Cl2=2Fe3++2Cl-
2Fe2++Cl2=2Fe3++2Cl-

(4)步骤⑤的洗涤是洗去附着在沉淀上的
NH4+、Cl-、OH-
NH4+、Cl-、OH-
(写离子符号),洗涤沉淀的操作
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滤渣,等水自然流完后,重复操作2~3次
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滤渣,等水自然流完后,重复操作2~3次

(5)若坩埚质量是W1,坩埚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W2,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W2-W1)
a
×100%,
7(W2-W1)
a
×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揭阳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FeCl3样品(含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室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盐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然后准确配制成250mL溶液;
③准确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水,加热使反应完全;
④趁热迅速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
⑥将沉淀转移到坩埚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全部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
请根据上面叙述,回答:
(1)下图所示仪器中,本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E和
CFG
CFG
(填字母).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2++Cl2=2Fe3++2Cl
2Fe2++Cl2=2Fe3++2Cl

(3)洗涤是洗去附着在沉淀上的
NH4+、Cl-、OH-
NH4+、Cl-、OH-
(写离子符号),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滤渣,水自然流完后,重复操作2~3次
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滤渣,水自然流完后,重复操作2~3次

(4)第⑥步的操作中,将沉淀物加热,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m1g;再次加热并冷却室温称量其质量为m2g,且m1-m2=0.3,接下来的操作应当是
继续加热,放置干燥器中冷却,称量,至最后两次称得的质量差不超0.1g
继续加热,放置干燥器中冷却,称量,至最后两次称得的质量差不超0.1g

(5)若坩埚质量是W1,坩埚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W2,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W2-W1)g×
112
160
×
250
25
a g
×100%
(W2-W1)g×
112
160
×
250
25
a g
×100%
.(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6)该兴趣小组中甲学生认为:实验步骤③中不加入氯水,其余步骤不变,仍可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甲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
正确
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理由:
FeCl3、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Fe(OH)3和Fe(OH)2沉淀,在操作过程中Fe(OH)2会被空气进一步氧化生成Fe(OH)3,最后所得生成物只有Fe2O3,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FeCl3、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Fe(OH)3和Fe(OH)2沉淀,在操作过程中Fe(OH)2会被空气进一步氧化生成Fe(OH)3,最后所得生成物只有Fe2O3,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Fe2(SO43样品(只含少量Fec1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①称取a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50mL 1.0mol/L稀硫酸和一定量的蒸馏水,使样品溶解,然后准确配制成250.00mL溶液;
③量取25.00mL步骤 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水,使反应完全;
④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
⑥将沉淀转移到某容器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由红褐色全部变为红棕色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
精英家教网
请根据上面叙述,回答:
(1)上图所示仪器中,本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有E和
 
(填字母).
(2)步骤②中:配制50mL,1.0mol/L稀H2SO4需要98%(密度1.84g/cm3)的浓H2SO4体积为
 
mL,量取该体积的浓H2SO4用到量筒规格是
 

(3)样品中的杂质Fe2+有较强的还原性,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
 
ClO2+
 
 
 
Fe3++
 
Cl-+
 
H2O
从理论上分析,上述实验中若将氯水改为ClO2时,对实验结果造成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等物质的量的ClO2与Cl2的氧化效率之比为
 

(4)第⑥步的操作中,将沉淀物转移到
 
(填仪器名称)中加热,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m1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m2g,若m1与m2差值较大,接下来的操作应当是
 

(5)若步骤⑥不在干燥器中冷却,则测定的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若容器质量是W1g,最终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是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