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0.100mol/LHCl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前,用移液管量取待测NaOH溶液于 _____中( 填仪器名称),并加入2~3滴指示剂;

2)盛装标准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_____

3)如何判断滴定终点(需写出颜色变化) __________

某学生做了三组平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选取下述合理数据,算出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4)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低____________

a.反应容器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

c.滴定前,尖嘴无气泡;滴定后,尖嘴出现气泡

【答案】锥形瓶 酸式滴定管 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30秒内不变回黄色 0.1052mol/L c

【解析】

根据酸碱中和滴定的步骤和滴定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用0.100mol/LHCl标准溶液对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NaOH溶液为待测溶液,应盛装在锥形瓶中;答案:锥形瓶。

2)盐酸溶液为标准溶液,应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答案:酸式滴定管。

3)在本次滴定实验中,采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到达滴定终点时,滴入最后一滴盐酸,锥形瓶中的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答案: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30秒内不变回黄色。

4)三组实验中,消耗标准溶液盐酸的体积分别为26.29 mL30.00mL26.31mL,观察数据可知,第二组实验误差较大,应舍去,故消耗HCl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6.31mL+26.29mL)/2=26.30mL,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v(HClc(HCl)/v(NaOH)=26.30mL×0.100mol/L/25.00mL=0.1052mol/L

5a.反应容器指的是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待测液润洗,不会影响测定结果,故不会偏低;

b.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体积读大了,使消耗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c.滴定前尖嘴无气泡;滴定后尖嘴出现气泡使测定消耗的体积变小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故答案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两种酸HXHY溶液中分別滴加0.1mol·L1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体积与反应后溶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XHY均为弱酸

B. Ka(HY)的数量级约为106

C. b点时:2c(Na+)=c(Y)+c(HY)

D. V(NaOH)=20mL时,反应后的两种溶液中c(X)=c(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且与表中条件也匹配的是( )

选项

X

Y

Z

箭头上为反应条件或试剂

A

Fe

FeCl2

FeCl3

①通入少量Cl2

B

Na2CO3

NaCl

NaHCO3

②先通CO2,再通过量NH3

C

MgO

MgCl2

Mg(OH)2

③加热

D

NaAlO2

Al(OH)3

Al2O3

④加水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u+HNO3 ———— Cu(NO3)2+NO↑+4H2O反应中,

(1) ______ 元素被氧化, ______ 是氧化剂;

(2) ______ 是氧化产物, ______ 发生氧化反应;

(3)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 ______

(4)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Cu+8HNO3=3Cu(NO3)2+2NO↑+4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有8mol HNO3被还原时,反应转移___________个电子;

(6)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 N2的结构式:N=N

C. Na+的结构示意图:

D. H2O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 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 上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 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代表6种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

(1) 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 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Ne相同,B的原子半径_____ C的原子半径(填“>”“<”)。

(3) D的基态原子在前四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单电子数最多,D的元素名称为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有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4)E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轨道为半充满,E的元素符号为_____,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其正三价离子比正二价离子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F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F的元素符号为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______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溶液变浑浊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

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C

向酸性溶液中通入

溶液紫红色褪去

具有还原性

D

向某溶液中通入,再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红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  )

A. 铜棒的质量 B. c(Zn2+) C. c(H) D. c(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