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
、
及
。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Q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用催化剂;升温(2)40%;0.06(3)大于 ,升温,A的浓度减少,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0.014
【解析】
试题分析:(1)与①比较,②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没移动,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与①比较,③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所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2)
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
实验③平衡时;
(3)升温,A的浓度减少,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的 Q>0;
(4)从图上读数,进行到4.0min时,实验②的A的浓度为:0.072mol/L,则△C(A)=0.10-0.072=0.028mol/L,,所以
=2
=0.014mol(L·min)-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碘水,变蓝色 ;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
B.浓硝酸,变黄色 ;新制Cu(OH) 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
C.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
D.碘水,变蓝色 ; 浓硝酸,变黄色 ;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_热反应,且m+n______p (填“>”、“=”或“<”) 。
(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若容积不变加入B,则B的转化率__________。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__________。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__。
(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颜色__________;而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颜色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B. 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也可以形成共价键
C.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D. 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 B. 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 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 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电化学原理,将NO2、O2和熔融KNO3制成燃料电池,模拟工业电解法来处理含Cr2O72-废水,如下图所示;电解过程中溶液发生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1)甲池工作时,NO2转变成绿色硝化剂Y,Y是N2O5,可循环使用。则石墨Ⅱ是电池的 极;石墨Ⅰ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工作时,甲池内的NO3-离子向 极移动(填“石墨Ⅰ”或“石墨Ⅱ”);在相同条件下,消耗的O2和NO2的体积比为 。
(3)乙池中Fe(Ⅰ)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4)若溶液中减少了0.01 mol Cr2O72-,则电路中至少转移了 mol电子。
(5)向完全还原为Cr3+的乙池工业废水中滴加NaOH溶液,可将铬以Cr(OH)3沉淀的形式除去,已知Cr(OH)3存在以下溶解平衡:Cr(OH)3(s) 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1,溶液的pH应调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在一定条件下,将1.00molN2(g)与3.00molH2(g)混合于一个10.0L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H3(g)的平衡浓度如图1所示。其中温度为T1时平衡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0%。
①当温度由T1变化到T2时,平衡常数关系K1 K2(填“>”,“<”或“=”),焓变△H 0。(填“>”或“<”)
②该反应在T1温度下5.00min达到平衡,这段时间内N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③T1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 。
(2)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2N2(g)+6H2O(l)=4NH3(g)+3O2(g),此反应的△S 0(填“>”或“<”)。若已知:N2(g)+3H2(g)=2NH3(g)△H=a kJ/mol 2H2(g)+O2(g)=2H2O(l)△H=b kJ/mol 2N2(g)+6H2O(l)=4NH3(g)+3O2(g)的△H=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3)科学家采用质子高导电性的SCY陶瓷(可传递H+)实现了低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化学合成氨,其实验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4)已知某些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如下表:
弱电解质 | H2CO3 | NH3.H2O |
电离平衡常数 | Ka1=4.30×10-7 Ka2=5.61×10-11 | Kb=1.77×10-5 |
现有常温下0.1 mol·L-1的(NH4)2CO3溶液,
①该溶液呈 性(填“酸”、“中”、“碱”),原因是 。
②该(NH4)2CO3溶液中各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A.c(NH4+)>c(CO32-)>c(HCO3-)>c(NH3.H2O)
B.c(NH4+)+c(H+)=c(HCO3-)+c(OH-)+c(CO32-)
C.c(CO32-)+c(HCO3-)+c(H2CO3)=0.1mol/L
D.c(NH4+)+c(NH3.H2O)=2c(CO32-)+2c(HCO3-)+2c(H2CO3)
E.c(H+)+c(HCO3-)+c(H2CO3)=c(OH-)+c(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有机物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A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3)E是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合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中上层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① 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
②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 。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③在实验室利用B和D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若用1mol B和1mol D充分反应,__________(能/不能)生成1mol 乙酸乙酯,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1)甲、乙两仪器的名称是 、
(2)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Cl2通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 ,再打开止水夹 ,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中。
③试管丁中的NO2与水充分反应后,若向试管内缓缓通入一定量的O2,直至试管全部充满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保留2位有效数值,气体按标准状况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