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然而它们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已知:①室温下,2NO+Na2O2=2NaNO2;②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

Ⅰ.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生成的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______________

(3)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4)A中滴入浓硝酸之前,应先通入N2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

(5)写出NO被酸性KMnO4氧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若无装置D,则E中产物除NaNO2外,还有_______(填化学式)。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NO2与Na2O2能否发生反应进行探究。

步骤1:提出假设

假设一:NO2与Na2O2不反应;

假设二: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设计实验

(1)实验时,将NO2气体通入盛有Na2O2的玻璃管中,淡黄色粉末完全变成白色,说明假设________不成立。

(2)为验证假设二是否成立,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定性实验研究,请完成下表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试剂、仪器任选)

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适量的白色固体置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4HNO3()CO2↑+4NO2↑+2H2O 溶液变蓝,铜片溶解,有无色气体冒出 (球形)干燥管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对后续实验有干扰 5NO+3MnO4-+4H+=5NO3-+3Mn2++2H2O Na2CO3(或Na2CO3NaOH NO2能被Na2O2还原 再滴加稀硫酸酸化,最后滴加高锰酸钾溶液 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则假设二成立 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假设二不成立(或再滴加稀硫酸酸化,最后加铜粉,若铜粉溶解且溶液变蓝色,则假设二成立,若铜粉不溶解,则假设二不成立,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I.(1)装置A中是浓硝酸和碳加热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水,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

(2)装置B中是A装置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

(3)依据仪器D的结构判断其名称;

(4)空气中含有O2、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判断;

(5)NO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NO3-,高锰酸钾被还原为Mn2+

(6)一氧化氮中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II.依据Na2O2O元素的化合价及已知的二种假设,推断假设三;

(1)依据Na2O2与通入的气体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淡黄色粉末完全变成白色说明假设一不成立;

(2)若假设二成立,反应产生了NO3-NO3-无还原性,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

(1)装置A中是浓硝酸和碳加热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CO2↑+4NO2↑+2H2O

(2)装置B中是A装置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所以反应现象为气体变为无色,溶液变蓝,铜片溶解,导管口有无色气体冒出;

(3)仪器D的名称是干燥管;

(4)A中滴入浓硝酸之前,应先通入N2一段时间,原因是由于装置内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及水蒸气会影响后续试验,先通入N2一段时间,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对后续实验有干扰;

(5)NO具有还原性,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氧化为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3MnO4-+4H+=5NO3-+3Mn2++2H2O

(6)装置D中盛有碱石灰,碱石灰可以吸收CO2、水蒸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C产物中除亚硝酸钠外还含有副产物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II.探究NO2Na2O2能否发生反应,依据假设一:NO2Na2O2不反应;假设二:NO2能被Na2O2氧化;假设三:NO2能被Na2O2还原

(1)实验时,将NO2气体通入盛有Na2O2的玻璃管中,淡黄色粉末完全变成白色,说明NO2气体与Na2O2发生了化学反应,证明假设一不成立。

(2)假设二:NO2能被Na2O2氧化,则NO2被氧化变为NO3-,根据酸性条件下,NO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可取适量的白色固体置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向该溶液中滴加稀硫酸酸化,最后滴加高锰酸钾溶液 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则假设二成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水玻璃具有粘性,可用作粘合剂

D.所有金属都具有焰色反应,可用于烟花的制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

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1

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B. 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C. H2SO4(aq)+Ba(OH2(aq===BaSO4(s)+H2O(lΔH=-57.3 kJ·mol1

D. 3H2(g)+CO2(g=CH3OH(l)+H2O(lΔH=+135.9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时,使用一对石墨电极电解饱和Na2SO4溶液,当转移2 mol电子时停止电解,析出Na2SO4·10H2O晶体m g,所有数据都在相同温度下测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电解后溶液质量减少(m+18)g

B. 原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

C. 若其他条件不变,将石墨替换为铜电极,则阴极析出1mol H2

D. 若其他条件不变,将石墨替换为铜电极,则析出Na2SO4·10H2O晶体仍为m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B.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C.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D.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的晶体里有冰,所以称为冰醋酸

B.乙酸具有酸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C.乙酸能使氢氧化铜沉淀或氧化铜固体溶解

D.乙酸能与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CH4 Cl2 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 CH3Cl 分子数为 NA

B. 5.6g Fe 6.4g Cu 分别与足量 Cl2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 0.2NA

C. 0.1mol/L FeCl3 溶液中,Fe3的数目为 0.1 NA

D. 3.0 g 葡萄糖和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0.4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 ℃、101 kPa时,反应能量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C(s)O2(g)===CO(g)  ΔH1CO(g)O2(g)===CO2(g) ΔH2

A. ΔH2=-282.9kJ·mol1

B. 2C(s)O2(g)===2CO(g) ΔH=-221.2 kJ·mol1

C. ΔH1H2

D. CO2(g)分解为C(s)O2(g)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它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1)SO2气体还原Fe3+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参加反应的SO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2)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________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热浓H2SO4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漏斗  D.烧杯  E.玻璃棒  F.坩埚

(5)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三份试液中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