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W的强

B.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原子序数的2

C.Y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一定比X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

D.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则W元素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答案】C

【解析】

A. 根据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YW处于同主族,Y的非金属性大于W,则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W的强,A正确;

B. WS,其原子序数为16,则YO,其原子序数为8B正确;

C.Y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例如Cl-)X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S2-)半径小,C不正确;

D. 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只能是硫酸,则W元素的单质一定是氯气,具有强氧化性,D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氮可由NOO2生成,已知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 2NO2(g) ΔH n(NO)n(O2)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200

0.100

0.080

0.050

0.050

0.050

n(O2)/mol

0.100

0.050

0.040

0.025

0.025

0.025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K800 >K1 000 ,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0(大于小于”)

3)用O2表示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

4)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b(NO)υ(O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5)为使该反应的速率增大,提高NO的转化率,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

A.升温 B.加入氧气 C 降温 D.增大压强

6)在800 ℃时,计算通入2 mol NO1 mol O2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

7)已知下列反应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以及ΔH

H2(g)S(s) H2S(g)  K1 ΔH1

S(s)O2(g) SO2(g)  K2 ΔH2

则在该温度下反应H2(g)SO2(g) O2(g)H2S(g) K3 ΔH3

平衡常数K3=__________(用含有K1 K2的式子表示);

其反应热ΔH3=________(用含有ΔH1 ΔH2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化工原料正丁醛。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 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 7

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6.0 g Na2Cr2O7放入100 mL烧杯中,加30 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 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 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气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 ℃,在C中收集90 ℃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再将有机层干燥、蒸馏后得正丁醛2.0 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不能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

B.XYZW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Z<X<Y<W

C.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W元素对应的单质

D.XZ两种元素的氧化物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Q元素用于考古学的一种同位素的符号为__T离子的半径__(填“>”“<”“=”)短周期最活泼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

2)元素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__性(填__(填强于弱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故元素的非金属性:Q__W(填强于弱于)。

3R的氢化物电子式为__,其水溶液呈__性(填性),实验室常用两种固体共热制取它,其化学方程式为__

4)原子序数比R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属于四核化合物,该物质属于__(填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氧化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边浮力的变化)

A. 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 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 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D. 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2S粗品含有杂质,其纯化、含量测定方法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粗品经水浸、过滤、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较纯的Na2S固体。

(2)国标中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Na2S样品溶液中Na2CO3的百分含量(实验前,吸收管1、吸收管2、参比管中均装入组成相同的乙醇、丙酮混合溶液,该溶液吸收CO2后,颜色发生改变)

(步骤一)标定KOH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w g邻苯二甲酸氢钾(KC8H5O4摩尔质量为M g/mo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2滴指示剂,用待标定的K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v mL KOH溶液。

①标定过程中应该选用的指示剂名称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已知邻苯二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1=1.1×10-3Ka2=4.0×10-6)

KOH溶液的准确浓度为_____mol/L(用含Mvw的代数式表示)

(步骤二)往三颈烧瓶中先后加入100mL 样品溶液、15 ml过氧化氢溶液(足量),连接好装置,加热并打开抽气装置;

(步骤三)上述反应完成后,从滴液漏斗中慢慢加入足量稀硫酸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四)用装置6中的KOH标准溶液滴定吸收管1中的溶液至与参比管中溶液相同的颜色,3 min内不变色为终点。

③过氧化氢的作用是______;碱石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④如果抽气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偏高偏低无影响”)

⑤若步骤三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实验失败,必须重新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A.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4Br+3Cl2═2 Fe3++2 Br2+6Cl

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

C.稀溶液与过量的KOH溶液反应:

D.醋酸除去水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