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若将含1molCH3COOH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kJ/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一瓶甲、乙的混合物,已知甲、乙属同系物,甲、乙某些性质如下:
物质 | 分子式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溶性 |
甲 | C3H6O2 | -98 | 55.5 | 0.93 | 可溶 |
乙 | C4H8O2 | -84 | 87 | 0.90 | 可溶 |
根据物理性质,将混合物中甲、乙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蒸馏 B.萃取 C.重结晶 D.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 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的pH分别为m和n(1<m<n)。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相同的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分别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前者pH变化小
B.等温下,等浓度的CH3COONa和NaCN溶液pH,后者大
C.HCN溶液和NaOH溶液不等体积混合后一定存在C(H+)―C(OH-)=C(CN-)―C(Na+)
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是后者的10m-n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中和10mL 1mol/L CH3COOH溶液需要10ml 1mol/L NaOH溶液
B.用食醋可以除热水瓶内的水垢
C.pH=2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pH小于5
D.用浓H2SO4和醋酸钠固体共热可制得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能正确表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A.CH3COOH + H2O CH3COO- + H3O+
B.NH4+ + H2O NH3·H2O + H+
C.CO32- + 2H2O H2CO3 + 2OH-
D.Br- + H2O HBr + 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在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及水中缓慢分解放出氧气,因而广泛应用于渔业、农业、环保等许多方面。下图是以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等为原料制取过氧化钙(CaO2)的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氨水调节pH至8——9的目的是 。
(2)若测得滤液C中c(CO32-)=10-3mol/L,则Ca2+ (填“是”或“否”)沉淀完全。(已知c(Ca2+)≤10-5mol/L可视为沉淀完全;Ksp(CaCO3)=4.96×10-9)
(3)若在滤液C中,加入HNO3使溶液呈酸性以得到副产物NH4NO3,则酸化后溶液中,c(NH4+) c(NO3-)(填“≥”、“≤”、“<”、“>”或“=”)。
(4)在低温下,往过氧化氢浓溶液中投入无水氯化钙进行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调节溶液pH至9——11,才出现大量沉淀。用化学方程式和简要的文字解释需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9——11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中和10mL 1mol/L CH3COOH溶液需要10ml 1mol/L NaOH溶液
B.用食醋可以除热水瓶内的水垢
C.pH=2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pH小于5
D.用浓H2SO4和醋酸钠固体共热可制得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湖北省荆州市部分县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BaSO4(s) + 4C(s) 4CO(g) + BaS(s) △H1=+ 571.2 kJ·mol-1 ①
BaSO4(s) + 2C(s) 2CO2(g) + BaS(s) △H2=+ 226.2 kJ·mol-1 ②
(1)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一定浓度的硫化钠溶液因向空气中释放臭味而称为“臭碱”,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硫化钠在水溶液中水解生成了NaOH和H2S气体
B.硫化钠溶液因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被氧化生成了NaOH,同时生成有臭味的气体
C.硫化钠溶液水解的过程中因吸收空气中的CO2而放出H2S气体
(2)向同物质的量浓度BaCl2和KBr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先生成 沉淀,当= 时,开始生成第二种沉淀,随着AgNO3溶液的进一步滴加,此时生成的沉淀以 为主,且
会 (填变大、变小、始终不变)。[已知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3)反应C(s) + CO2(g) 2CO(g)的△H= kJ·mol-1。
(4)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湖北省三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以黄铜矿精矿为原料,制取金属铜的工艺如下所示:
Ⅰ.将黄铜矿精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含有少量CaO、MgO、Al2O3)粉碎。
Ⅱ.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化学浸出实验。将精选黄铜矿粉加入电解槽的阳极区,恒速搅拌,使矿粉溶解。在阴极区通入氧气,并加入少量催化剂。
Ⅲ.一段时间后,抽取阴极区溶液,向其中加入有机萃取剂(RH)发生反应:2RH(有机相)+Cu2+(水相)R2Cu(有机相)+2H+(水相)分离出有机相,向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使Cu2+得以再生。 Ⅳ.电解硫酸铜溶液制得金属铜。
(1)黄铜矿粉加入阳极区与硫酸及硫酸铁主要发生以下反应:CuFeS2 + 4H+=Cu2+ + Fe2+ + 2H2S↑ 2Fe3+ + H2S=2Fe2+ + S↓+ 2H+ ,阳极区硫酸铁的主要作用是 。(2)阴极区,电极上开始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后有红色固体析出,一段时间后红色固体溶解。写出析出红色固体的反应方程式 。
(3)若在实验室进行步骤Ⅲ,分离有机相和水相的主要实验仪器是 。
(4)步骤Ⅲ,向有机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Cu2+得以再生的原理是 。(5)步骤Ⅳ,若电解200mL0.5 mol/L的CuSO4溶液,生成铜3.2 g,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