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安徽省从2013121日零时起,车用汽油升级为国Ⅳ标准,汽油中的硫含量下降三分之二,对二氧化硫的排放有了大大的改善,SO2可以用Fe( NO3)3溶液吸收,某化学兴趣小组对SO2 Fe( NO3)3溶液的反应[0.1mol/LFe(NO3)3溶液的 pH2]做了相应探究。

探究I

1)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12.8g铜片和20 mL 18 molL-1的浓硫酸放在三颈瓶中共热,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同学们认为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

①配制1mol/L Fe(NO3)3溶液,需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Fe(NO3)3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恢复到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再经过洗涤、定容、摇匀可配得溶液,请回答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同学设计求余酸的物质的量实验方案是测定产生气体的量。其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 (填字母)。

A.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重

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Na2S溶液后,测量所得沉淀的质量

C.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探究II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提出下列三种猜想:

猜想1: SO2Fe3+反应;

猜想2:在酸性条件下SO2NO3-反应;

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按猜想1,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猜想1中生成的还原产物,某同学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请分析该同学做法是否正确_________(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按猜想2,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某种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替换溶液是______ (填序号)。

A1 mol/L 稀硝酸

BpH1FeCl3溶液

C6.0mol/L NaNO3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答案】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的底部要在容量瓶的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不能碰到容量瓶口 2H2SO4()CuCuSO42H2O2SO2 A 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 SO2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Ba2SO22 Fe32H2O=BaSO44H2 Fe2也可分步写SO22 Fe32H2O=SO424H2 Fe2Ba2SO42BaSO4 不正确 SO2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

【解析】

1)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将溶液从烧杯转移至容量瓶中的操作方法是①用玻璃棒引流,将玻璃棒的底部插在容量瓶的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不能碰到容量瓶口。②装置A中浓硫酸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CuCuSO42H2O2SO2。③A.产生的气体SO2中含有水蒸气,所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的质量为SO2和水蒸气的质量和。因此,不能准确测定产生气体的量。错误。B.在溶液中发生反应:SO2+H2O=H2SO3H2SO3+Na2S=H2S+ Na2SO3. SO2+ 2H2S=3S↓+H2O.所以可根据测量所得沉淀的质量来计算放出的SO2气体的量。正确。CSO2气体在用排饱和NaHSO3溶液不能溶解,因此可以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正确。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待空气完全逸出后再关闭弹簧夹。

3)猜想3SO2Fe3+反应;在酸性条件下SO2NO3-反应都发生。①按猜想1,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 Fe32H2O=SO424H2 Fe2Ba2SO42BaSO4。总方程式为:Ba2SO22 Fe32H2O=BaSO44H2 Fe2。某同学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就证明含有Fe2+的作法不正确,原因是SO2也有还原性,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若想在酸性条件下SO2NO3-反应,只要提供酸性环境及NO3-即可。不需要Fe3+的存在。A是硝酸,硝酸有强的氧化性,不能说明问题。错误。B.仍然含有Fe3+.还有干扰。错误。C. 同时提供酸性环境及NO3-。符合条件。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 ΔH=?,反应物A的转化率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由图b可知,ΔH<0

B. a中要使平衡状态Ⅱ到平衡状态Ⅰ,可以加入催化剂

C. m+n>p+q,则由状态Ⅱ到状态Ⅰ可以压缩容器体积

D. 在不同的平衡状态Ⅰ和Ⅱ时,化学平衡常数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酯类化合物与格氏试剂(RMgXX=ClBrI)的反应是合成叔醇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化合物F合成路线如下:

(1)B→C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_

(2)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从整个流程看,D→E的作用是_______

(4)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②存在顺反异构体,且至少有6个碳原子共平面;

③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5个峰。

(5)写出以CH2CHCOOHCH3OHCH3CH2MgI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5℃时醋酸的电离常数为1.6×10-5,该温度下向20 mL 0.01 mol·L1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01 mol·L1 NaOH(aq),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此过程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A. a点溶液的c(H)=4×10-4mol·L1

B. 水电离程度:e>d>c>b>a

C. b点:2c(Na)=c(CH3COO)+c(CH3COOH)

D. d点:c(OH)=c(CH3CO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原电池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电池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下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子从 Cu 经导线流向 Zn

C.溶液中H+分别向铜、锌电极移动

D.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为: Zn + 2H+ = Zn2+ +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草药秦皮中含有的七叶树内酯(每个折点表示一个碳原子,氢原子未画出),具有抗菌作用.1mol七叶树内酯分别与浓溴水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的Br2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A.2molBr22molNaOHB.3molBr24molNaOH

C.3molBr25molNaOHD.4molBr25mol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HCl、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随NaOH溶液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M点对应的溶液中:K+、Fe2+、SO42-、NO3-

B. N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Cl-、CO32-

C. S点对应的溶液中:Na+、SO42-、HCO3-、NO3-

D. R点对应的溶液中:Na+、SO42-、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明矾[KAl(SO4)2·12H2O]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饮用水的净化:造纸工业上作施胶剂;食品工业的发酵剂等。利用炼铝厂的废料-铝灰(AlAl2O3及少量SiO2FeO·xFe2O3)可制备明矾。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操作I__________,操作II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3)将铝灰投入NaOH溶液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在滤液A中加入KMn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pH3、加热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加入MnS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2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Z为金属元素,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相同。pq是它们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化合物,rW的单质,sZ的单质。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W>X

B.q属于离子化合物

C.一定条件下,rs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p

D.p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