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Q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请回答:

1R离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XQ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化合物(离子共价”)

3)由以上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A,原子比例为2:1,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其熔点,沸点较高时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呈淡黄色固体的化合物B,其电子式:__________

4)如果由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中,C为两性不溶物,D为强碱,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22s22p6 离子 H-O-H 氢键 Al(OH)3+NaOH=NaAlO2+2H2O

【解析】

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半径是所有元素中最小的,则XH元素;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ZO元素、RAl元素;QX同主族,即XQ处于ⅠA族,Q原子序数介于OAl之间,故QNa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Y处于ⅣA族,原子序数小于氧,故YC元素,据此解答。

1)由上面分析可知,RAl元素,原子序数为13,核外电子数也为13,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Al3+核外10个电子,则Al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答案为1s22s22p6

2XH元素,QNa元素,二者形成NaH,电子式为,由离子键形成,属于离子化合物;答案为离子。

3)由HCONaAl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A,原子比例为2:1AH2O,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之间各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结构式为H-O-H,其熔点、沸点较高是因为氧元素电负性较强,分子间存在氢键;呈淡黄色固体的化合物B为过氧化钠,钠离子与过氧根形成离子键,过氧根中两个氧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答案为:H-O-H,氢键,

4)如果由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中,C为两性不溶物,则CAl(OH)3D为强碱,则DNaOH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答案为Al(OH)3+NaOH=NaAlO2+2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实验一 制取氯酸钾和氯水

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2)若对调BC装置的位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

实验二 氯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的研究

(3)在不同条件下KClO3可将KI氧化为I2KIO3。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其中系列a实验的记录表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试管编号

1

2

3

4

0.20 mol·L1 KI/mL

1.0

1.0

1.0

1.0

KClO3(s)/g

0.10

0.10

0.10

0.10

6.0 mol·L1H2SO4/mL

0

3.0

6.0

9.0

蒸馏水/mL

9.0

6.0

3.0

0

实验现象

系列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③若2号试管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总量

(4)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为使用下图装置,加热15.0 mL饱和氯水试样,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此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实验装置及操作失误导致不可行的原因)

(5)根据下列资料,为该小组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ⅰ.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

ⅱ.次氯酸或氯气可被SO2、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某机物与对应试剂的反应现象或是否反应,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试剂

溴水

NaHCO3溶液

现象

放出气体

褪色

放出气体

A.CH2=CH-CH2-OH

B.

C.CH2=CH-COOH

D.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丙三酸是一种有机酸,用表示。时,向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滴加过程中各种含A微粒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

B.时,的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

C.b点溶液中:

D.当该溶液中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向50.00mL未知浓度的氨水中逐滴加入0.5mol·L-1HC1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OH[pOH=lgc(OH-)]与滴入HCl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②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弱于①点

B. ③点处水电离出的c(H+)=1×10-8mol·L-1

C. 图中点①所示溶液中,c(C1-)>c(NH4+)>c(OH-)>c(H+)

D. 25℃时氨水的Kb约为5×10-5.6mo1·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溶液中加入a mol·L-1I2溶液V1 mL,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 mol·L-1 Na2S2O3溶液V2 mL

已知发生的反应为:C6H8O6I2=C6H6O62H+2I , 2S2O32-I2=S4O62-2I

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多少mol?(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物P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有机物P中直接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B.有机物P中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C.有机物P可以发生中成、水解、酯化、中和、氧化取代反应

D.1mol有机物P最多可以和2mol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透明澄清的溶液中可能含有NO3- 、Cl- 、SO42-、CO32-、NH4+、Fe3+、Al3+和K+中的几种,且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为确定该溶液的成分,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①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 g固体; ③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Al3+和K+

B. 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只有:Cl- 、SO42-、NH4+、Fe3+

C. 原溶液中c(NO3-)=0.2 mol·L-1 c(Fe3+)=0.2 mol·L-1

D. 在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所得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减少

【答案】C

【解析】①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说明溶液中含有0.02mol NH4+,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说明溶液中含有Fe3+,CO32-与Fe3+会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故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②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 g固体为氧化铁,则n[Fe(OH)3]=2n(Fe2O3)=2×=0.02mol; ③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则沉淀为硫酸钡,n(SO42-)=n(BaSO4)= =0.02mol。n(+)=n(NH4+)+3n(Fe3+)=0.02mol+3×0.02mol=0.08mol,n(-)=2 n(SO42-)=2×0.02mol=0.04mol<0.08mol,故溶液中还有其他阴离子,且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故n(-)=2 n(SO42-)+n(NO3-)+n(Cl-)=2×0.02mol+0.02mol+0.02mol=0.08mol,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NO3- 、Cl-,一定不含Al3+和K+。故A.原溶液中一定不含Al3+和K+,选项A错误;B. 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只有:NO3- 、Cl- 、SO42-、NH4+、Fe3+,选项B错误;C. 原溶液中c(NO3-)=0.2 mol·L-1,c(Fe3+)=0.2 mol·L-1,选项C正确;D. 在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发生反应:2Fe3++ Fe = 3Fe2+所得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基本不变,选项D错误。答案选C。

型】单选题
束】
8

【题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g)+2C(s) N2(g)+2CO2(g)。

①下列图像说明该反应进行到t1时刻未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②1 molNO2和足量C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A、B、C三点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的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已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物质

H2CO

H2S

HNO2

电离平衡常数

(25℃)

Ka1=4.2×10-7

Ka2=5.61×10-11

Ka1=1.3×10-7

Ka2=7.1×10-15

Ka=5.1×10-4

①含有1L 2mol·L-1碳酸钠的溶液中加入1L 1mol·L-1的HNO2后,则溶液中CO32-、HCO3-和NO2-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是_______

②25℃时,在0.10 mol·L-1H2S溶液中,通人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____mol·L-1

③向10.00mL0.10 mol·L-1的氢硫酸中滴加10.00mL0.1 mol·L-1NaOH溶液,溶液呈_____性,其定量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已知:①CaSO4(s)+CO(g)CaO(s)+SO2(g)+CO2(g)△H = +210.5kJmol-1

②CaSO4(s)+4CO(g)CaS(s)+4CO2(g) △H= -189.2kJmol-1

则:CaO(s)+3CO(g)+SO2(g) CaS(s)+3CO2(g) △H=_______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