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甲物质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在标准状况下为气态,有机物甲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工业上可以用丙物质来生产甲物质,反应式表示:
丙 
500℃
 C2H6+甲,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1.
试写出丙物质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
CH3CH(CH3)CH32-甲基丙烷;CH3CH2CH2CH3丁烷
CH3CH(CH3)CH32-甲基丙烷;CH3CH2CH2CH3丁烷

(2)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含氧有机物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
①X的分子式为
C2H6O
C2H6O
,官能团的名称是
羟基
羟基

②X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铜催化下反应生成Y,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O2
Cu或Ag
2CH3CHO+2H2O
2CH3CH2OH+O2
Cu或Ag
2CH3CHO+2H2O

(3)X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可生成Z.在加热和浓硫酸作用下,X与Z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W,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中上层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①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防止溶液倒吸
防止溶液倒吸

②若分离出试管甲中该油状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b
b
(填序号).
a.漏斗       b.分液漏斗    c.长颈漏斗
③实验结束后,若振荡试管甲,会有无色气泡生成,其主要原因是:
乙酸的沸点低,加热时,少量乙酸进入试管甲,振荡时,乙酸与碳酸钠接触,发生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产生气泡
乙酸的沸点低,加热时,少量乙酸进入试管甲,振荡时,乙酸与碳酸钠接触,发生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产生气泡
(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
分析:(1)有机物甲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应为C2H4,丙 
500℃
 C2H6+甲,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1,则丙C4H10,可能的同分异构体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
(2)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含氧有机物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则含氧的质量分数为1-52.2%-13.%=34.8%,则有机物中含C:
46×52.2%
12
=2,含H:
46×13.0%
1
=6,
含O:
46×34.8%
16
=1,则分子式为C2H6O,为乙醇;
(3)X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可生成Z.在加热和浓硫酸作用下,X与Z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则Z为CH3COOH,W为CH3COOCH2CH3,为乙酸乙酯的制备.
解答:解:(1)有机物甲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应为C2H4,丙 
500℃
 C2H6+甲,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1,则丙C4H10
对应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CH3)CH3、CH3CH2CH2CH3,分别为2-甲基丙烷、丁烷,
故答案为:CH3CH(CH3)CH32-甲基丙烷;CH3CH2CH2CH3丁烷;
(2)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含氧有机物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则含氧的质量分数为1-52.2%-13.%=34.8%,则有机物中含C:
46×52.2%
12
=2,含H:
46×13.0%
1
=6,含O:
46×34.8%
16
=1,则分子式为C2H6O,为乙醇
①由以上分析可知X的分子式为C2H6O,结构简式为CH3CH2OH,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
故答案为:C2H6O; 羟基;
②CH3CH2OH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铜催化下反应生成Y,Y为CH3CHO,
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
Cu或Ag
2CH3CHO+2H2O,
故答案为:2CH3CH2OH+O2
Cu或Ag
2CH3CHO+2H2O;                                      
(3)X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可生成Z.在加热和浓硫酸作用下,X与Z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则Z为CH3COOH,W为CH3COOCH2CH3,为乙酸乙酯的制备
①生成物含有乙醇和乙酸,二者都易溶于水,不能用插入到液面以下,否则产生倒吸现象,故答案为:防止溶液倒吸;
②生成的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应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b;
③乙酸易挥发,具有酸性,可与碳酸钠发生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产生气泡,
故答案为:乙酸的沸点低,加热时,少量乙酸进入试管甲,振荡时,乙酸与碳酸钠接触,发生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产生气泡.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能量的考查,注意把握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I.物质A为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已知该有机物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密度的23倍,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4.8%,且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精英家教网
(1)由A→B的反应类型是
 

(2)D的红外光谱表明分子内除C-H键、C-C键外还含有两个C-O单键,反应①中D与HCl按物质的量之比1:l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则D的结构简式是
 

II.化合物E和F是药品普鲁卡因合成的重要原料.普鲁卡因的合成路线如下:
精英家教网
(3)由甲苯生成物质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丁的结构简式为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6)普鲁卡因有两种水解产物戊和己,且戊与甲具有相同的分子式.符合下列条件的戊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包含戊).
a.分子结构中含苯环,且每个苯环有2个侧链
b.分子结构.中一定含官能团-NH2,且-NH2直接与碳原子相连
(7)戊经聚合反应可制成的高分子纤维广泛用于通讯、宇航等领域.该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1)甲物质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在标准状况下为气态,有机物甲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工业上可以用丙物质来生产甲物质,反应式表示:
丙 
500℃
 C2H6+甲,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1.
试写出丙物质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______
(2)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含氧有机物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
①X的分子式为______,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②X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铜催化下反应生成Y,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X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可生成Z.在加热和浓硫酸作用下,X与Z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W,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中上层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①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
②若分离出试管甲中该油状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
a.漏斗       b.分液漏斗    c.长颈漏斗
③实验结束后,若振荡试管甲,会有无色气泡生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甲物质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在标准状况下为气态,有机物甲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工业上可以用丙物质来生产甲物质,反应式表示:

 丙     C2H6 + 甲,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1。

试写出丙物质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

                                    

(2)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含氧有机物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

① X的分子式为          ,官能团的名称是        

② X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铜催化下反应生成Y,化学方程式为          

(3)X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可生成Z。在加热和浓硫酸作用下,X与Z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

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W,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中上层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① 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② 若分离出试管甲中该油状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

a.漏斗    b.分液漏斗  c.长颈漏斗

③ 实验结束后,若振荡试管甲,会有无色气泡生成,其主要原因是:      

                           (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甲物质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在标准状况下为气态,有机物甲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工业上可以用丙物质来生产甲物质,反应式表示:
丙  C2H6+甲,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1.
试写出丙物质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______
(2)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含氧有机物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
①X的分子式为______,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②X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铜催化下反应生成Y,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