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①Na3N+3H2O=3NaOH+NH3↑,②NaH+H2O=NaOH+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Na+>N3->H+ |
B.反应①和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C.反应②每生成1 mol H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D.Na3N和NaH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于铝热反应:Fe2O3 + 2Al 2Fe + Al2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 B.若27 g Al参加反应则有3 mol电子转移 |
C.Fe2O3发生氧化反应 | D.Al被还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氧化性KMnO4>HNO3,Bi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3价较稳定,KBiO3溶液为无色。取一定量的Mn(NO3)2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滴加适量KBiO3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
②继续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
③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④最后通入足量的SO2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KBiO3、H2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④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该反应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常温下,某200mL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最多能溶解 19.2g铜粉(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若再取等体积的该混合酸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
B.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
C.取25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 L后溶液的pH =1 |
D.OA段与BC段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
B.新制氯水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浅黄绿色消失 |
C.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
D.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有透明的凝胶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LiNi0.25Co0.75O2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高性能的二元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原理可表示为4Ni0.25Co0.75(OH)2+4LiOH+O2=4LiNi0.25Co0.75O2+6H2O(已知Ni与Co的化合价均有+2和+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i0.25Co0.75(OH)2中Ni的化合价是+2 |
B.LiNi0.25Co0.75O2中Co的化合价是+3 |
C.该反应中LiOH是还原剂 |
D.该反应中O2是氧化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下列三个反应方程式:
①Cl2+FeI2=FeCl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中氧化产物分别是FeCl2、Fe3+、Cl2 |
B.根据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强弱关系为Cl2>Co2O3>Fe3+ |
C.在反应③中生成1 mol Cl2时,有2 mol HCl被氧化 |
D.根据反应①②一定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锰酸钾可用于油脂、纤维、皮革的漂白等,其可由KOH、KClO3和MnO2经共熔制备,反应原理为6KOH+KClO3+3MnO2KCl+3K2MnO4+3H2O。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KOH和KCl中均含有共价键 |
B.MnO2在反应中被还原 |
C.K2MnO4的氧化性大于KClO3 |
D.该反应中,每生成3 mol K2MnO4转移的电子数为6×6.02×10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