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完成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有关反应条件:
(1)2-溴丙烷消去反应方程式
CH3-CHBr-CH3+NaOH
乙醇
CH3-CH=CH2↑+NaBr+H2O
CH3-CHBr-CH3+NaOH
乙醇
CH3-CH=CH2↑+NaBr+H2O

(2)苯乙烯的加聚反应

(3)2-甲基-1-丁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 CH(CH3)CH2OH
浓硫酸
CH3 CH2C(CH3)=CH2↑+H2O
CH3CH2 CH(CH3)CH2OH
浓硫酸
CH3 CH2C(CH3)=CH2↑+H2O

(4)甲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反应方程式
分析:(1)2-溴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溴化钠和水;
(2)苯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聚苯乙烯,发生的是加聚反应;
(3)2-甲基-1-丁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会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和水,发生的为消去反应;
(4)甲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加热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和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解答:解:(1)2-溴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溴化钠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Br-CH3+NaOH
乙醇
CH3-CH=CH2↑+NaBr+H2O,
故答案为:CH3-CHBr-CH3+NaOH
乙醇
CH3-CH=CH2↑+NaBr+H2O;
(2)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聚苯乙烯,发生的是加聚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2-甲基-1-丁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会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和水,发生的为消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 CH(CH3)CH2OH
浓硫酸
CH3 CH2C(CH3)=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 CH(CH3)CH2OH
浓硫酸
CH3 CH2C(CH3)=CH2↑+H2O;
(4)甲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加热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和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注意有机化学的反应需标明反应的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近年来,乳酸CH3CH(OH)COOH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乳酸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也可以由淀粉通过生物发酵法制备.乳酸有许多用途,其中利用乳酸聚合而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兼容性,它无论在哺乳动物体内或自然环境中,最终都能够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乳酸在发生下列变化时所用的试剂①
NaOH
NaOH
,②
Na
Na

CH3CH(OH)COOH
(1)
CH3CH(OH)COONa
(2)
CH3CH(ONa)COONa
(2)乳酸可以跟精制的铁粉反应制备一种补铁的药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OH)COOH+Fe→[CH3CH(OH)COO]2Fe+H2↑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乳酸
乳酸
,还原产物是
氢气
氢气

(3)由乳酸可以制取,请写出设计合成实验时所涉及的有机反应类型:
消去反应、酯化反应、加聚反应
消去反应、酯化反应、加聚反应

(4)若碳原子以单键与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则称该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手性分子往往具有一定生物活性.乳酸分子是手性分子,乳酸[CH3CH(OH)COOH]的手性碳原子是
号碳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试根据下述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酸雨是英国化学家R.A.Smith 1872年最先提出的,一般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雾等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表现。酸雨被称作“空中死神”。据某市区1998年环境状况公报载,市区酸雨频率为41.3%,比上年上升了5.5个百分点。降水的年平均pH为4.87,降水酸性污染较严重,表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

材料二:①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使植物叶面遭到腐蚀,产生大量斑点而坏死,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损失惨重。②酸雨使植物阳离子从叶面析出,使钙、镁、铁等离子迅速从土壤中损失,土壤营养状况降低,还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影响植物的生长。③铝对生物来说是有害元素,在土壤中以氧化铝形式存在,pH=5.6时几乎不溶解。当pH为4.6时,铝的溶解度增加100倍,并转化成硫酸铝,造成树木死亡。四川某林场,华山松死亡率达96%,就是酸雨使土壤中硫酸铝浓度增高,危及华山松。

材料三:我国农业生产因遭受酸雨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国务院已经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划分方案》等规定。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研究当地酸雨的形成过程,于是取来雨水作水样进行测定,随时间的推移,多次测定该样品的pH,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h

开始

8

16

24

32

40

48

pH

5.0

4.8

4.5

4.3

4.2

4.0

4.0

(1)问题:①雨水样品放置时pH变化的主要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酸雨的形成过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将_____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表现_____________性。

(2)列举酸雨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3)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下列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4)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不同的地方往往采取不同的“固硫”方法。

①火力发电厂常用Ca(OH)2的悬浊液吸收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并回收制得有用的石膏(CaSO4·2H2O),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工业常用浓氨水来吸收二氧化硫,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些工业采取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国际上最新采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吸收SO2法”。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请比较以上四种“固硫”方法的优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过氧化氢(H2O2)又称双氧水,常温下它是一种液体,它难电离,且易分解。作为一种经典化工产品,工业上早在100多年前便开始生产。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过氧化氢近年来更受到人们的青睐,并称其为绿色氧化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采用“醇析法”将其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醇析法”的生产工艺过程如下:在0—5 ℃下,往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先加入H2O2和稳定剂(MgCl2和Na2SiO3),经充分反应后,再加入异丙醇,过滤分离,即得过碳酸钠晶体。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你已有的知识,写出H2O2的结构式__________,固态时属于__________晶体。

(2)你认为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知道,稀硫酸不与铜反应,但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稳定剂能反应生成难溶物将过碳酸钠粒子包裹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入异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______________。

A.MnO2           B.H2S            C.CH3COOH            D.NaHCO3

(7)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双氧水,溶液由红色褪至无色,主要原因是双氧水的________性。

(8)将双氧水加入经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的紫红色消褪了,此时双氧水表现出________性;若用H218O2的双氧水与酸化的高锰酸钾反应,18O将存在生成物________里。

(9)久置的油画,白色部位(PbSO4)常会变黑(PbS),用双氧水揩擦后又恢复原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0.1 mol的PbS参与反应,则在此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试根据下述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酸雨是英国化学家R.A.Smith 1872年最先提出的,一般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雾等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表现。酸雨被称作“空中死神”。据某市区1998年环境状况公报载,市区酸雨频率为41.3%,比上年上升了5.5个百分点。降水的年平均pH为4.87,降水酸性污染较严重,表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

材料二:①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使植物叶面遭到腐蚀,产生大量斑点而坏死,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损失惨重。②酸雨使植物阳离子从叶面析出,使钙、镁、铁等离子迅速从土壤中损失,土壤营养状况降低,还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影响植物的生长。③铝对生物来说是有害元素,在土壤中以氧化铝形式存在,pH=5.6时几乎不溶解。当pH为4.6时,铝的溶解度增加100倍,并转化成硫酸铝,造成树木死亡。四川某林场,华山松死亡率达96%,就是酸雨使土壤中硫酸铝浓度增高,危及华山松。

材料三:我国农业生产因遭受酸雨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国务院已经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划分方案》等规定。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研究当地酸雨的形成过程,于是取来雨水作水样进行测定,随时间的推移,多次测定该样品的pH,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h

开始

8

16

24

32

40

48

pH

5.0

4.8

4.5

4.3

4.2

4.0

4.0

问题:①雨水样品放置时pH变化的主要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酸雨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将_____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表现_____________性。

(2)列举酸雨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3)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下列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4)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不同的地方往往采取不同的“固硫”方法。

①火力发电厂常用Ca(OH)2的悬浊液吸收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并回收制得有用的石膏(CaSO4·2H2O),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工业常用浓氨水来吸收二氧化硫,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些工业采取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国际上最新采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吸收SO2法”。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请比较以上四种“固硫”方法的优缺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Ⅰ 铁盐、亚铁盐是实验室常用的药品。

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向酸化的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溶液变成棕褐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再滴加双氧水,溶液变红色。继续滴加双氧水,红色逐渐褪去,且有气泡产生。

写出上述变化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Fe3+3SCN=Fe(SCN)3

③11H2O2+2SCN=2SO42+2CO2↑+N2↑+10H2O+2H

若生成1mol N2,H2O2和SCN的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3)根据以上实验,推断Fe2+、I和SCN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Ⅱ 某课题组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探究脱氮原理。

(4)实验前:①先用0.1 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      ,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通入      (写化学式)。

(5)如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生成的阳离子分别是            。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