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反应mA(s)+nB(g)pC(g) △H<0,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①m+n>p ②x点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③n>p ④x点比y点时的反应速率慢
⑤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A. ①②⑤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③ D. ①③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A为固态,压强对该物质无影响,由图像的曲线变化特征可以看出,增大压强,B的百分含量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有n<p,①错误;②x点位于曲线上方,未达到平衡状态,由图像可以看出,当B的含量减小时,可趋向于平衡,则应是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V正>V逆,②正确;③由图像的曲线变化特征可以看出,增大压强,B的百分含量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有n<p,③错误;④由图像可以看出x点的压强小于y点压强,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故x点比y点的反应速率慢,④正确;⑤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⑤错误,答案选B。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Na+、SO4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Al3+ B. Ba2+ C. NH4+ D. 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事实中,能说明苯环上的取代基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A. 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 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苯酚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苯酚能与氢气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学家在天然气脱硫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利用如图装置可发生反应H2S+O2=H2O2+S,已知甲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中电能转化为光能
B. H+从甲池移向乙池
C. 甲池中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Q+2H+-2e-=H2AQ
D. 乙池溶液屮发生的反应为H2S+I3-=3I-+S+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N、S的氧化物常会造成一些环境问题,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用各种化学方法来消除这些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1) CO2的重整用CO2和H2为原料可得到CH4燃料。
已知: ①CH4 (g)+CO2(g)=2CO(g)+2H2(g) △H1=+247k/mol
②CH4 (g)+H2O(g)=CO(g)+3H2(g) △H2=+205k/mol
写出CO2重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碳酸盐法”吸收烟中的SO2
①将烟气通入1.0mol/L 的Na2SO3溶液,若此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则溶液的pH不断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当溶液pH约为6时,吸收SO2的能力显著下降,应更换吸收剂,此时溶液中c(SO32-) =0.2 mol/L,则溶液中c(HSO3-) =_______。
②室温条件下,将烟气通入(NH4)2SO3溶液中,测得溶液pH与各组分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
b点时溶液pH=7,则n(NH4+):n(HSO3-)=__________。
(3)催化氧化法去除NO。一定条件下,用NH3消除NO污染,其反应原理; 4NH3+6NO5N2+6H2O。不同温度条件下,n(NH3):n(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4:1、3:1、1:3时,得到NO脱除率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从A点到B点经过0.8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___________mg·m-3·s-1。
②曲线b对应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间接电化学法除NO。其原理如图所示: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阴极室溶液呈酸性)______。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理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 mol·L-1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烧瓶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烧瓶C的作用是__________;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__________。
(2)实验时,U形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长颈漏斗H中应加入____________。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____________;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_______p 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补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I-
(4)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序号 | A | B | C | D |
试剂组成 | 0.4 mol·L-1 KI | a mol·L-1 KI 0.2 mol·L-1 H2SO4 | 0.2 mol·L-1 H2SO4 | 0.2 mol·L-1 KI 0.0002 mol I2 |
实验现象 | 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 | 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 | 无明显现象 |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