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有尘埃的空气 ②盐酸 ③硫酸铜溶液 ④稀豆浆,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化铝锂(LiAlH4)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某课题组设计实验制备氢化铝锂并测定其纯度。已知: 氢化铝锂、氢化锂遇水都剧烈反应并产生同一种气体。
I.制备氢化锂
选择图I中的装置制备氢化锂(有些装置可重复使用):
(1)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至右)为A→______________。
(2)检在好装蹬装置的气密性,点燃酒精灯前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制备氢化铝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II. 制备氢化铝锂
1947年,Schlesinger,Bond和Finholt首次制得氢化铝锂,其方法是使氢化锂与无水三氯化铝按一定比例在乙醚中混合,搅样,充分反应后,经一系列操作得到LiAlH4晶体。
(4)写出氢化锂与无水三氯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III.测定氢化铝锂产品(不含氢化锂)的纯度
(5)按图2装配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好药品(Y形管中的蒸馏水足量,为了避免氢化铝锂遇水发生爆炸,蒸馏水中需掺入四氢呋喃作稀释剂),启动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读数之前上下移动量气管右侧的容器,使量气管左、右有两侧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目的是_________。
(6)在标准状况下,反应前量气管读数为V1mL,反应完毕并冷却之后,量气管读数为V2mL。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用含a、V1、V2的代数式表示)。如果起始读数时俯视刻度线,测得的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呈电中性,而胶体是带电的,因而胶体可以产生电泳现象
B. 通电时,溶液溶质粒子移向两极,而胶体分散质移向同一极
C. 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及土壤保肥等均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D. 纳米碳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因此其属于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CO2和H2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CO2(g)+3H2(g)CH3OH(g)+H2O(g)△H
已知:在 25℃、101kPa 下,1g 甲醇燃烧生成 CO2和液态水时放热 22.70kJ.
(1)请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回答:0~10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第10min 后,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0.75mol CO2(g)和1.5molH2O(g),则平衡(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
A.v正(CH3OH)=3v逆(H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c(CH3OH)=c(H2O)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3)如图2,25℃时以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为电源来电解300mL某NaCl溶液,该装置中 a 极为极,负极反应式为 . 在电解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的pH值变为12(假设NaCl 溶液的体积不变),则理论上消耗甲醇的物质的量为mol.
(4)取五份等体积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0(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熔融碱焙烧工艺可从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铬渣(Al、Al2O3、Cr2O3等)中浸出铬和铝,实现铬和铝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提示:2CrO42-+2H+ Cr2O72-+H2O
(1)写出过程I中铝发生的离子方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溶液1中的阴离子有CrO42-、 ___________。
(3)过程I中,Cr2O3参与的反应中,若生成0.4 mol CrO42-,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4)通入CO2调节溶液pH实现物质的分离。
①滤渣A煅烧得到Al2O3,其可用来冶炼Al,冶炼Al原理___________。
②滤渣B受热分解所得物质可以循环利用,B是___________。
(5)过程II的目的是得到K2Cr2O7粗品,粗品再重结晶可制得纯净的K2Cr2O7。
不同温度下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gH2O)
化合物名称 | 0℃ | 20℃ | 40℃ | 60℃ | 80℃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KCl | 28.0 | 34.2 | 40.1 | 45.8 | 51.3 |
K2SO4 | 7.4 | 11.1 | 14.8 | 18.2 | 21.4 |
K2Cr2O7 | 4.7 | 12.3 | 26.3 | 45.6 | 73.0 |
Na2Cr2O7 | 163 | 183 | 215 | 269 | 376 |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过程II得到K2Cr2O7粗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过滤得到K2Cr2O7粗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硝酸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的强氧化性体现为H+的氧化性
B.相同条件下,浓硝酸和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不同
C.硝酸能氧化大多数金属
D.浓硝酸易分解,应该用棕色瓶盛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的实验:
实验Ⅰ:将Fe3+转化为Fe2+
(1)Fe3+与Cu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 现象 | 结论 |
步骤1:取4mL mol/L 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 KSCN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CuSO4与KSCN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 |
:步骤2:取 | 无明显现象 |
查阅资料:
ⅰ.SCN-的化学性质与I-相似 ⅱ.2Cu2+ + 4 I-= 2CuI↓+ I2,Cu2+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实验Ⅱ:将Fe2+转化为Fe3+
实验方案 | 现象 |
向3mL 0.1mol/L FeSO4溶液中加入1 mL 8mol/L稀硝酸 | 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
探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查阅资料:Fe2+ + NO Fe(NO)2+(棕色)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O 产生的原因 。
(4)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对体系中存在的反应进行分析:
反应Ⅰ:Fe2+与HNO3反应; 反应Ⅱ:Fe2+与NO反应
① 依据实验现象,甲认为反应Ⅰ的速率比反应Ⅱ (填“快”或“慢”)。
② 乙认为反应Ⅰ是一个不可逆反应,并通过实验证明其猜测正确,乙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
③ 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 。
(5)丙认为若生成的NO与Fe2+不接触,溶液就不会出现棕色,请设计实验方案,并画出实验装置图,实现Fe2+Fe3+的转化,同时避免出现此异常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4种短周期元素,其中Y、Z为金属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乙、丙、丁之间存在如右下图所示反应关系吸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 X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 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IA族
C. 4种原子中,Y原子半径最大 D. W的最高化合价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⑤到⑨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是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_________ (填化学式)。
(2)写出元素④具有强氧化性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种由①、③、④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⑥、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