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BrO3- +Cl2=Br2 +2ClO3-;5Cl2 +I2 +6H2O=2HIO3 +10HCl;ClO3-+5Cl-+6H+=3Cl2+3H2O判断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
A.BrO3->ClO3->IO3->Cl2 | B.BrO3->Cl2>ClO3->IO3- |
C.BrO3->ClO3->Cl2>IO3- | D.Cl2>BrO3->ClO3->IO3- |
C
解析试题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在反应2BrO3- +Cl2=Br2 +2ClO3-中溴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BrO3-是氧化剂,ClO3-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是BrO3->ClO3-;在反应5Cl2 +I2 +6H2O=2HIO3+10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碘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氯气是氧化剂,HIO3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是Cl2>IO3-;在反应ClO3-+5Cl-+6H+=3Cl2+3H2O中ClO3-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氯离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ClO3-是氧化剂,氯气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是ClO3->Cl2,综上所述氧化性是BrO3->ClO3->Cl2>IO3-,答案选C。
考点:考查氧化性强弱比较的判断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序号 | 反应物 | 产物 |
① | KMnO4 、H2O2 、H2SO4 | K2SO4 、MnSO4 ...... |
② | Cl2 、FeBr2 | FeCl3、FeBr3 |
③ | MnO4- ...... | Cl2 、Mn2+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单质钛(Ti)的机械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有“未来金属”之称。以TiO2制金属钛,主要反应有:①TiO2+2C+2Cl2TiCl4+2CO;②TiCl4+2Mg2MgCl2+Ti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碳是还原剂 |
B.反应①中TiO2是氧化剂 |
C.反应②表现了金属镁还原性比金属钛强 |
D.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性I->Fe2->Br- |
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 = 4mol/L |
C.当通入Cl2 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 + 2I- + 2Cl2 → 2Fe3+ + I2 + 4 Cl- |
D.原溶液中n(Fe2+) :n(I-) :n(Br-) =" 2" :1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 = K2O+5Na2O+16N2↑,对于该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NaN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
B.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物质 |
C.反应过程中若转移1mol电子,则产生2.24L气体(标准状况) |
D.被氧化的氮原子与生成的氮气分子个数之比为1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下列变化中,按氮元素被还原、被氧化、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气通过闪电固氮 ②硝酸分解 ③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制取氨气 ④二氧化氮溶于水中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①③④② | D.②①④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吸入人体內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內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2SeO3的作用是
A.作还原剂 | B.作氧化剂 |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 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向氯酸钠的酸性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反应中SO2氧化过程为:SO2+2H2O –2e- =SO42-+4H+;向亚氯酸钠(NaClO2)固体中通入用空气稀释的氯气,反应中还原过程为:Cl2 + 2 e- =2Cl-。在上述两个反应中均会生成产物X,则X的化学式为( )
A.ClO2 | B.NaClO4 | C.HClO | D.Na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