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废气涉及的反应为CO2+4H2CH4+2H2O。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使用钌催化剂能使CO2 100%转化为CH4
B. 该温度下,当反应达平衡时,CH4物质的量就不再变化,因为反应已停止不再进行
C. 除了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D. 由于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在工业生产中该反应温度越高越好
【答案】C
【解析】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不影响平衡移动,物质的转化率不变,A错误;该温度下,当反应达平衡时,CH4物质的量就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这时,V(正)= V(逆)≠0,为动态平衡,不是停止,B错误;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百分数均增加,速率加快,增大压强,缩小体积,各物质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对于放热反应来说,温度太高,平衡左移,不利于产物的生成,所以在工业生产中不是该反应温度越高越好,D错误;正确选项C。
点睛; 对于可逆该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对平衡的移动无影响,因此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已知用含硫酸铁的废液(含少量杂质)可制备摩尔盐,即(NH4)2Fe(SO4)2·6H2O。其操作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剂X是_______,写出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操作Ⅱ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③为测定(NH4)2Fe(SO4)2·6H2O晶体中铁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5.000g硫酸亚铁铵晶体,配制成250mL溶液。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测得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2.00mL。
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2)某课题组通过实验检验摩尔盐晶体加热时的分解产物。
①摩尔盐受热分解,小组同学认为分解产物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a.Fe2O3、SO3、NH3、H2O b.FeO、NH3、SO3、H2O
c.FeO、SO2、NH3、H2Od.Fe2O3、NH3、SO2、SO3、H2O
经认真分析,通过推理即可确定,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填序号)。
②乙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其中A装置中的固体变为红棕色,则固体产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C装置中红色褪去,说明气体产物中含有__________;C装置后应连接尾气吸收装置D,D中盛有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③丙同学想利用上述装置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只需更换B、C中的试剂即可,则更换后的试剂为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④丁同学认为摩尔盐分解可能会生成N2和SO3,拟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必要的装置加以证明。则正确的连接顺序从左到右依次是A、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物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如图所示是以有机物X为原料设计的合成路线(部分产物、个别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等略去)。
己知:ⅰ.X为芳香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2;Y是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
ⅱ.烷基苯在酸性高锰酸钾的作用下,侧链被氧化成羧基:。
ⅲ. (苯胺,易被氧化)。
请根据本题所给信息与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X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反应②和③的顺序不能交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已知A为一氯代物。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司匹林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 种。
①芳香族化合物
②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也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2molNaHCO3完全反应。
(5)写出以A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其它试剂任选)__________。合成路线流程图的示例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1L 0.1mol·L-1NaOH溶液吸收0.07molCO2,所得溶液中n(Na2CO3)和n(NaHCO3)之比约为
A. 3︰4 B. 3︰1 C. 2︰3 D. 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固体Na2SO3受热易分解,实验流程和结果如下:
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g·L-1、请回答:
(1)气体Y分子的电子式___,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
(2)该流程中的Na2S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另取固体X试样和Na2SO3混合,加水溶解后与稀盐酸反应,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写出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不考虑空气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
已知: 3Fe(s)+4H2O(g) Fe3O4(s)+4H2(g)
请回答:
(1) 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_____ (填“甲”或“乙”); 实验时应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所制得的纯净氢气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2)实验后,取硬质玻璃管中适量的固体,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解,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说明该固体中没有+3价的铁,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平视外,还应________。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3SiO2+6C+2N2Si3N4+6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氮化硅的合成反应中,氮气是还原剂,二氧化硅是氧化剂
B.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氮化硅,氮气得到12 mol电子
C. 该反应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D. 该反应无有毒气体产生,不需要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向1 L pH=10的 NaOH溶液中持续通入CO2。通入的CO2的体积(V)与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 离子浓度(φ)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1×10-10mol/L
B. b点溶液中:c( H+ )=c( OH- )
C. c点溶液中:c(OH-) > c(HCO3-)+c( H+ )
D. d点溶液中:c(Na+)=2c(CO32-)+c(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