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能实现下述转化关系的是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故可在常温下用铝制容器贮藏运输浓硫酸 |
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
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A | SiO2是酸性氧化物 | 用盐酸刻蚀石英制品 |
B | 氯化钠熔点很高 | 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备钠 |
C | 铝具有还原性 | 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可发生铝热反应 |
D | 硬铝是合金材料 | 硬铝在空气中生成致密氧化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稀H2SO4 | 溶液颜色基本不变 | Fe(NO3)2与H2SO4不反应 |
B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晶体 |
C | 将Al2(SO4)3溶液蒸干 | 有白色固体生成 | Al3++3H2O![]() |
D | 将Na放入CuSO4溶液中 | 有红色固体析出 | 2Na+Cu2+=Cu+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错误的是
A.药皂中加入少量苯酚,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
B.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
C.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
D.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CO2气体,在食品工业中可作为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B.ClO2用于饮用水消毒 |
C.水玻璃浸泡过的木材既能防腐又能耐火 | D.Si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向溶液X中持续通入气体Y,会产生“浑浊→澄清”现象的是
A.X:漂白粉溶液 Y:二氧化硫 |
B.X:硝酸钡溶液 Y:二氧化硫 |
C.X:氯化铝溶液 Y:氨气 |
D.X:偏铝酸钠溶液 Y:二氧化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它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E的溶质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它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②将A分别加入其他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根据上述实验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可能是NaHCO3溶液
B.F为AgNO3溶液
C.D不可能是镁或铝的盐酸盐
D.A为氨水,E为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①过量的Zn与18 mo1/L硫酸溶液反应;
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的氮气在催化剂存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③过量的水与一定量氯气;
④过量的铜与浓硫酸;
⑤过量的铜与稀硝酸;
⑥过量的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
⑦常温下过量浓硫酸与铝
A.②③⑤ | B.②③④⑥⑦ | C.①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