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可作为潜艇工作人员的供氧剂 |
B.常温下铝箔放在浓HNO3中,生成H2 |
C.水蒸气通过炽热的铁,生成Fe(OH)3和H2 |
D.用新制Cu(OH)2检查尿糖,Cu(OH)2是还原剂 |
A
解析试题分析: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容易反应,生成氧气,故A选项正确;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铝钝化,单质铝表面产生一层保护膜,阻止内层的单质铝与浓硝酸的反应,且因为硝酸是氧化性酸,硝酸根离子的氧化性远远大于氢离子,前者优先被还原为NO2气体,不可能产生氢气,故B选项错误;氢氧化铁是难溶性碱,高温下易分解为铁的氧化物和水,因此水蒸气通过炽热的铁时,不可能生成氢氧化铁,而是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即3Fe+4H2O(g)Fe3O4+4H2, 故C选项错误;用新制氢氧化铜检查尿糖时,氢氧化铜变为氧化亚铜,铜元素由+2降为+1价,得到电子,被还原,则氢氧化铜是氧化剂,而葡萄糖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D选项错误。
考点:考查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主要涉及过氧化钠的用途、铝的钝化、浓硝酸的氢氧化性及其还原产物、水蒸气与炽热铁反应的产物、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时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
B.因为氨水是弱碱,所以不能用FeCl3溶液和氨水反应制取Fe(OH)3 |
C.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它来净水 |
D.浓硫酸为强氧化剂,二氧化硫为强还原剂,所以不能用前者干燥后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在Ba(NO3)2溶液中分别滴入H2SO3及H2SO4溶液 | 均有白色沉淀 | 沉淀均为BaSO4 |
B | 混合装有Cl2和NH3量集气瓶中的气体 | 产生大量白烟 | NH3显还原性和碱性 |
C | 溶液X中滴入盐酸酸化的FeCl2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 | 溶液变蓝色 | 溶液X中一定含有I- |
D | 向浓度居委0.01mol/LNaCl和Na2S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 | 出现黑色沉淀 | Ksp(Ag2S)>Ksp(Ag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I | 陈述II |
A | 浓H2SO4有吸水性 | 浓H2SO4可用于干燥氨气 |
B | SO2有氧化性 | SO2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
C | Mg有还原性 | 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备Mg |
D | 锌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 海轮外壳上装锌块可减缓腐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不正确的是( )
A.在使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时,加热可以增强其去污能力 |
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氨常做制冷剂 |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铝 |
D.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醋酸除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A | 浓H2SO4有吸水性 | 浓H2SO4可用于干燥NH3 |
B | SO2有漂白性 | SO2可使溴水的橙色褪去 |
C | Mg有还原性 | 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备Mg |
D | 锌金属性比铁强 | 海轮外壳上装锌块可减缓腐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图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是向KAl(S04)2溶液滴加Ba(0H)2时,沉淀质量与Ba(OH)2物质的量的关系图 |
B.乙是向溴水通入S02气体时,pH与S02物质的量的关系图 |
C.丙是向c(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滴入水时,c(H+)与水体积的关系图 |
D.由丁可知,A与B在有催化剂存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分)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A + B →C+D + H2O(没
有配平)请按要求填空:
(1)若A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单质,与B的浓溶液共热时,产生C、D两种气体。C、D两种气体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别这两种气体不能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a.BaCl2溶液 b.KMnO4溶液 c.品红溶液 d.酸化的Ba(NO3)2溶液
向500mL 2mol?L-1的NaOH溶液中通入0.8mol无色无味的C气体,恰好反应完全,此时反应混合液中物质的量最大的微粒是 ;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按照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______。
(2)若A与适量B的溶液在常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C遇空气迅速变成红棕色,将生成的红棕色气体通入一个烧瓶里,塞紧瓶塞后,将烧瓶浸入冰水中,烧瓶中气体的颜色变浅,请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解释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C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之一,C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Ⅰ.A、B、C、D均是前四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不同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若A、B、C、D都是氧化物,且A为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试写出③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 __________
(2)若A、B、C、D均含有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B是黑色磁性固体,D是一种红褐色沉淀,反应②在常见稀酸中进行,C是该反应中生成的唯一盐,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_______, C盐水溶液PH______7 (填“>”“<”“ =”)。
(3)若A、B、C、D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的金属元素,且B和D在溶液中反应生成沉淀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填“小写”字母)。
a.A可能是一种耐火材料;
b.B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C 一定既溶于盐酸又溶于苛性钠溶液;
若A为金属单质,则用1molA金属制备C,最少需_____mol HCl和_____mol NaOH。
Ⅱ.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固体粉末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含有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实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g化合物甲(摩尔质量为65g/ mol),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一种碱性氧化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丙的电子式为 。
(3)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
A.KCl B.KOH C.Na2S D.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