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精炼铜工业中阳极泥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一种从铜阳极泥(主要含有铜、银、金、少量的镍)中分离提取多种金属元素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分金液中含金离子主要成分为[AuCl4];分金渣的主要成分为AgCl

分银液中含银离子主要成分为[Ag(SO3)2]3,且存在[Ag(SO3)2]3Ag++2SO

“分铜”时各元素的浸出率如下表所示。

1)由表中数据可知,Ni的金属性比Cu______。分铜渣中银元素的存在形式为(用化学用语表示)______。“分铜”时,如果反应温度过高,会有明显的放出气体现象,原因是_______

2)“分金”时,单质金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Na2SO3溶液中含硫微粒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沉银”时,需加入硫酸调节溶液的pH=4,分析能够析出AgCl的原因为_______。调节溶液的pH不能过低,理由为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已知Ksp[Ag2SO4]=1.4×105,沉银时为了保证不析出Ag2SO4,应如何控制溶液中SO42浓度(假定溶液中Ag+浓度为0.1mol/L)。________

5)工业上,用镍为阳极,电解0.1 mol/L NiCl2溶液与一定量NH4Cl组成的混合溶液,可得高纯度的球形超细镍粉。当其他条件一定时,NH4Cl的浓度对阴极电流效率及镍的成粉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为获得髙纯度的球形超细镍粉,NH4Cl溶液的浓度最好控制为_______g/L,当NH4Cl溶液的浓度大于15g/L时,阴极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导致阴极电流效率降低,该气体为_______

【答案】 AgAgCl H2O2分解放出氧气 2Au+ClO3+7Cl+6H+=2[AuCl4] +3H2O 分银液中存在[Ag(SO3)2]3Ag++2SO32,加H2SO4pH=4SO32转化为HSO3c(SO32)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Ag+)增大,Ag+与分银液中Cl反应生成AgCl SO32+ 2H+ = SO2↑+H2O 溶液中SO42浓度应低于1.4×103mol/L 10 H2

【解析】

铜阳极泥中加入硫酸、过氧化氢和氯化钠进行分铜,分铜时,单质铜发生的反应是铜在酸性溶液中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硫酸铜和水,分铜时加入足量的NaCl可以使溶解出的Ag+形成AgCl进入分铜渣;加入盐酸和氯酸钠进行分金,分金时,单质金发生的反应是金和加入的氯酸钠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AuCl4]-,分金液的主要成分为[AuCl4]-;分金渣的主要成分为AgCl,加入亚硫酸钠进行分银,过滤得到的分银液中主要成分为[Ag(SO3)2]3-,且存在[Ag(SO3)2]3-Ag++2SO32-加入硫酸沉银,促使[Ag(SO3)2]3-Ag++2SO32-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出Ag+Ag+与分银液中的Cl-反应生成AgCl,以此解答该题。

(1)由表中数据可知,镍的Ni浸出率比铜高,说明镍容易被氧化,因此金属性NiCu强。根据上述分析,分铜时加入足量的NaCl可以使溶解出的Ag+形成AgCl进入分铜渣,分铜渣中银元素的存在形式为AgAgCl分铜时,如果反应温度过高,双氧水发生分解,会有明显的气体放出现象,故答案为:强;AgAgClH2O2分解放出氧气;

(2)分金液的主要成分为[AuCl4]-分金时,单质金发生的反应是金和加入的氯酸钠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AuCl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u+ClO3-+7Cl-+6H+=2[AuCl4]-+3H2O,故答案为:2Au+ClO3-+7Cl-+6H+=2[AuCl4]-+3H2O

(3)分银液中主要成分为[Ag(SO3)2]3-,且存在[Ag(SO3)2]3-Ag++2SO32-H2SO4电离出的H+降低了SO32-的浓度,平衡正向进行,能够析出AgCl 的原因为:H2SO4电离出的H+降低了SO32-的浓度,促使[Ag(SO3)2]3-Ag++2SO32-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出Ag+Ag+与分银液中的Cl-反应生成AgCl,调节溶液的pH 不能过低理由为:避免产生污染气体SO2

故答案为:H2SO4电离出的H+降低了SO32-的浓度,促使[Ag(SO3)2]3-Ag++2SO32-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出Ag+Ag+与分银液中的Cl-反应生成AgCl;避免产生污染气体SO2

(3)分银液中主要成分为[Ag(SO3)2]3-,由于存在[Ag(SO3)2]3-Ag++2SO32-H2SO4电离出的H+降低了SO32-的浓度,平衡正向进行,c(Ag+)增大,Ag+与分银液中Cl反应生成AgCl;如果溶液的pH 过低,硫酸会与亚硫酸根离子反应放出气体SO2,产生污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 2H+ = SO2↑+H2O,故答案为:分银液中存在[Ag(SO3)2]3—Ag++2SO32,加H2SO4pH=4SO32转化为HSOc(SO32)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Ag+)增大,Ag+与分银液中Cl反应生成AgClSO32+ 2H+ = SO2↑+H2O

(4)c(SO42—)===1.4×103 mol/L,因此沉银时为了保证不析出Ag2SO4,应如何控制溶液中SO42—浓度低于1.4×103mol/L,故答案为:溶液中SO42—浓度应低于1.4×103mol/L

(5)根据图象可知,NH4Cl的浓度为10gL-1时,镍的成粉率最高,所以NH4Cl的浓度最好控制为10 gL-1,当NH4Cl浓度大于15gL-1时,阴极有气体生成,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阴极生成的气体为氢气,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2NH4++2H2O+2e-=2NH3H2O+H2,产生气体为氢气,故答案为:10H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xA+yBzC达到平衡时,则:

(1)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正向移动,则x、y、z的关系是__________

(2)已知B、C是气体,现增加A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说明A是__________状态;

(3)若容器容积不变,加入气体B,气体A的转化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A的百分含量减小,则正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升高温度再次达到平衡,B、C的浓度之比c(B)/c(C)将

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YW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 ZXW三种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C. XW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D. X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烧瓶中充满a气体,滴管和烧杯中盛放足量b溶液,将滴管中溶液挤入烧瓶,打开止水夹f,能形成喷泉的是(

A.aCl2b是饱和NaCl溶液

B.aNObH2O

C.aHClbH2O溶液

D.aCO2b是饱和NaH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结构图中,●代表前二周期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价键。示例:(图中F2)根据各图表示的结构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结构图中共出现6种元素 B. 甲、乙、丙为非极性分子,丁为极性分子

C. 甲与丁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D. CaCl2溶液中通入丙有白色沉淀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石墨负极(C)、LiFePO4正极组成的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实际上正负极材料是紧贴在锂离子导体膜两边的)。充放电时,Li+在正极材料上脱嵌或嵌入,随之在石墨中发生了LixC6生成与解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锂离子导电膜应有保护成品电池安全性的作用

B. 该电池工作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C. 放电时,负极材料上的反应为6C+xLi++ xe- =LixC6

D. 放电时,正极材料上的反应为LiFePO4 - xe- = Li1-xFePO4 + xL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除水外都是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它就是几元酸

B. 无机含氧酸分子中含有几个羟基,它就属于几元酸

C. 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酸性越强,氧化性也越强

D. H3PO4和H2CO3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均为1,但它们的酸性不相近,H3PO4是中强酸而H2CO3是弱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写出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3)装置B中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填序号)。

a. NaOH溶液 b. c. 澄清石灰水 d. 饱和NaHCO3 溶液

4)若实验中没有装置C,使装置B与装置D直接相连,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

5)装置D中黑色固体为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

7)若要根据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确认CO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装置_________之间连接下图中的_____装置(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s)H<0,按照不同配比充入A、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A、B浓度变化如图中曲线(实线)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4

B. c点没有达到平衡,此时反应向逆向进行

C. c点为平衡点,则此时容器内的温度高于T

D. T℃时,直线cd上的点均为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