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Fe在0.1mol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 5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 1mol/LNaCl的溶液中一定含有NA个Na+
D. 7.1g Cl2与足量NaOH的稀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态碳原子中,核外存在______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常见的有机物CH3COOH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乙酸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碳元素的单质有多种形式,下图依次是C60、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金刚石、石墨烯(指单层石墨)中C-C键夹角大小为石墨烯________金刚石(填“>”或“<”)。
②已知金刚石里C-C键长为154pm,石墨里C-C键长为142 pm,C60、石墨、金刚石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石墨与金刚石熔点高低顺序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个金刚石晶胞含有_______个碳原子。若碳原子半径为r,金刚石晶胞的边长为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则r=_________a。
④石墨晶胞如图虚线所示,切出来的晶胞如图所示,则一个石墨晶胞含有碳原子个数为_________,已知石量的密度为ρg/cm3,层内的碳原子核向距为d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计算石墨晶体的层间距为_________cm。(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温下焙烧CuFeS2的反应之一为2CuFeS2+7O2=CuSO4+CuO+Fe2O3+3S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uFeS2中硫的化合价为-1
B. CuFeS2发生还原反应
C. 1 mol CuFeS2完全反应转移13 mol电子
D. CuSO4和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氨气遇氯气时,有白烟出现,发生的反应可能有①2NH3+3Cl2=6HCl+N2 ②NH3+HCl= NH4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为化合反应 B. ②为置换反应 C. ①氧化还原反应 D. ②为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 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 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C. 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D. 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见的五种盐X、Y、Z、M、N,它们的阴离子可能是SO42-、Cl-、NO3-、CO32-,阳离子可能是Ag+、NH4+、Na+、Al3+、Cu2+、Ba2+、Fe3+,已知:
①M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②五种盐均溶于水,水溶液均为无色。
③X的溶液呈中性,Y、Z、N的溶液呈酸性,M的溶液呈碱性。
④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NO3)2溶液,只有X、Z的溶液不产生沉淀。
⑤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氨水,N和Z的溶液中生成沉淀,继续加氨水,Z中沉淀消失。
⑥把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Y、Z、N的溶液中,均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盐中,所含阴离子相同的两种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2)M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和Z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检验Y中所含的阳离子,正确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在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①单质;②氧化物;③电解质;④盐;⑤化合物
A. ①②B. ③⑤C. ④⑤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