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SO42- 无关,进行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分析:A.运用硫酸铜和水的微观构成解答;
 B.运用硫酸铜能与氯化钡产生硫酸钡沉淀解答;
C.运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和相关物质构成知识解答;
D.运用硫酸钠溶液的微观构成解答;
解答:解:A.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水无色,水由水分子构成,故加水稀释硫酸铜溶液蓝色变浅不能证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硫酸根离子无关,故A错误;
B.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氯化铜的溶液仍然呈蓝色,原硫酸铜中的硫酸根离子被沉淀,铜离子存在于氯化铜溶液中,氯化钡溶液无色说明氯离子和钡离子都无色,故说明铜离子呈蓝色,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硫酸根离子无关,故B正确;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震荡后溶液蓝色消失,说明硫酸钠中的离子都与蓝色无关,硫酸钠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故能证明硫酸铜显蓝色与硫酸根离子无关,故C正确;
D.硫酸钠溶液由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硫酸钠溶液没有颜色说明硫酸钠含有的三种微观离子都没有颜色,故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中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熟记常见的离子颜色是解答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和比较Cu的+1价化合物与+2价化合物的稳定性,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投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材料一:小组交流记录
学生1:加热前,无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值得探究!
学生2:我也观察到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我想该灰白色固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4
学生3:你们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S固体凝聚,会不会液面以上的铜丝与硫发生了反应,我查资料发现:2Cu+S
 V 
.
 
Cu2S(黑色)
材料二、探究实验剪辑
实验1: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铜丝重新变得光亮,溶液呈蓝绿色;将光亮的铜丝置入加热的硫蒸气中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
实验2: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
实验3:将溶液中的黑色颗粒状物质,经过滤、稀硫酸洗、蒸馏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减小10%左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
导气、冷凝、回流
导气、冷凝、回流
;D、E两支试管中CCl4
的作用是
防止倒吸
防止倒吸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S+2H2SO4(浓)
  △  
.
 
3SO2↑+2H2O
S+2H2SO4(浓)
  △  
.
 
3SO2↑+2H2O

(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学生1猜想是由于SO2溶解度较大,生成了Ca(SHO32的缘故.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学生1的猜想
取样后,向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其他答案也合理)
取样后,向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其他答案也合理)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
CuO、CuS、Cu2S
CuO、CuS、Cu2S
.(写化学式)
(5)学生2将反应后的反应液稀释后进行检验,发现溶液呈酸性,对比,学生2提出猜想是: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水解使溶液呈酸性,请写出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H2OCu(OH)2+2H+
Cu2++H2OCu(OH)2+2H+

你的猜想是:
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硫酸过量使溶液显酸性
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硫酸过量使溶液显酸性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你的猜想:
取稀释后的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若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证明硫酸过量(其他答案也合理)
取稀释后的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若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证明硫酸过量(其他答案也合理)

(6)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Cu的+1价化合物和+2价化合物的稳定性,他们取98gCu(OH)2固体,加热至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X.冷却后称量,X的质量为72g.向X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据此可推得,X的化学式为
Cu2O
Cu2O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高于100°C时Cu2O比CuO稳定,在溶液中Cu2+比Cu+稳定
高于100°C时Cu2O比CuO稳定,在溶液中Cu2+比Cu+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高三化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鲁教版 题型:058

某红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氧化亚铜、铜或三氧化二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校化学科研小组欲探究该红色固体的成分.请你参与该活动,并完成相关实验设计.

查资料知道,氧化亚铜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铜和硫酸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

(1)甲同学认为,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后,取该溶液少量,置于一洁净的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如溶液不变红色,证明原固体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________.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取少量固体溶于稀硫酸,若固体全部溶解,就说明一定没有铜和氧化亚铜.这种说法不合理.在此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如下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经分析确知该固体的成分是氧化亚铜和铜.他想通过实验测定两种物质的质量分数.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涉及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a、b、c……代表实验测出相应的数据,写出氧化亚铜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氧化亚铜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年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 3.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既可用于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又可用于检验气体的性质。

(1)用此装置制取氧气,A、B及E中分别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好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2,关闭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关闭K2打开K1,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中加入少量NaNO2溶液,B中加硫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C中盛有NaOH浓溶液。打开A的活塞后关闭,再打开K2,并关闭K1,则B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想用此装置来证明乙醇的结构式,在A中装入无水乙醇,B中装入金属钠,反应中应保证________过量,实验进行时打开K1关闭K2,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E中不加入任何试剂,此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写出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红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氧化亚铜、铜或三氧化二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校化学科研小组欲探究该红色固体的成分。请你参与该活动,并完成相关实验设计。

查资料知道,氧化亚铜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铜和硫酸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

(1)甲同学认为,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后,取该溶液少量,置于一洁净的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如溶液不变红色,证明原固体中一不定期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乙同学认为,取少量固体溶液稀硫酸,若固体全部溶解,就说明一定没有铜和氧化亚铜。这种说法不合理。在此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如下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丙同学经分析确定该固体的成分是氧化亚铜和铜。他想通过实验测定两种物质的质量分数。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涉及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a、b、c……代表实验测出相应的数据,写出氧化亚铜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氧化亚铜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