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气体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碱性的是


  1. A.
    Cl2
  2. B.
    NO2
  3. C.
    CO2
  4. D.
    NH3
D
解析:
由Cl2+H2O=HCl+HClO    3NO2+H2O=2HNO3+NO   CO2+H2O=H2CO3知,所得溶液均呈酸性,而氨气为碱性气体,溶于水得到弱碱一水合氨,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V、W、X、Y、Z是五种常见元素,其中V、W、X、Y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
V、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M、N混合时有白烟生成,M能使湿润的pH试纸变蓝.Z是人体血红蛋白中存在的金属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
(1)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二氧化钛(TiO2)与X的单质、Y的单质高温下反应只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式
4Al+3TiO2+3C
 高温 
.
 
2Al2O3+3TiC
4Al+3TiO2+3C
 高温 
.
 
2Al2O3+3TiC

(3)含X元素的一种化合物A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C之间有如图2的反应关系:若E为白色沉淀,则E物质的化学式为
Al(OH)3
Al(OH)3

(4)含同价态X、Z简单离子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X、Z两元素分别沉淀,X(OH)n完全沉淀的pH是4.7,Z(OH)n完全沉淀的pH是2.8,则ksp〔X(OH)n
(填“>”或“<”)ksp〔Z(OH)n〕;
(5)联氨(N2H4)也叫做肼,是重要的火箭燃料.以次氯酸钠溶液氧化M,能获得肼的稀溶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2NH3=N2H4+Cl-+H2O
ClO-+2NH3=N2H4+Cl-+H2O
.同温同压下,将 a L M气体和b L N气体通入水中,若所得溶液的pH=7,则a
b(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题型:填空题

(14分)实验题:某班级的探究小组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
(一)  制备氧化铜
(1)称取5.0g CuSO4·5H2O晶体,研细后溶解:此步骤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此步实验现象: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A.把步骤(2)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稍微加热至沸腾,搅拌,直到沉淀全部变为黑色固体,停止加热,再过滤、洗涤、干燥、再转移到研钵中研细备用。
B.把步骤(2)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到过滤器中过滤,洗涤,将上述沉淀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至全部变为黑色固体为止。再转移到研钵中研细备用。
你认为那一个步骤更好,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证明氧化铜起催化剂作用
设计对比实验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ng氧化铜粉末;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条件下正确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得到滤出物,洗涤并干燥;④观察滤出物的颜色和状态;⑤将滤出物和炭粉混和,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并观察试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铜作催化剂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步骤,有一步不够严密,请指出是那一步:______(填步骤序号);该步骤应该做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
(3)要达到实验目的,还应该再增加一个实验步骤,这个实验步骤是______。
(4)若用另一套实验装置和操作替换第⑤步实验,也可以达到这一步的实验目的,请从图中所给的仪器作出合理选择,将它们连接成一个符合设计者要求的试验装置。
这个实验装置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__接__接__接__接__接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协作校内部模拟卷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V、W、X、Y、Z是五种常见元素,其中V、W、X、Y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V、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M、N混合时有白烟生成,M能使湿润的pH试纸变蓝。Z是人体血红蛋白中存在的金属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

(1)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二氧化钛(TiO2)与X的单质、Y的单质高温下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含X元素的一种化合物A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C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若E为白色沉淀,则E物质的化学式为            

(4)常温下,相同浓度 X、Z简单离子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X、Z两元素先后沉淀,X(OH)n完全沉淀的pH是4.7,Z(OH)n完全沉淀的pH是2.8,则Ksp[X(OH)n]              (填“>”或 “<”) Ksp[Z(OH)n];

(5)Y与氢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为Y2H2。2.00g Y2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99.6kJ热量,写出Y2H2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温同压下,将a L M气体和b LN气体通入水中,若所得溶液的pH=7,则a     b(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2分)V、W、X、Y、Z是五种常见元素,其中V、W、X、Y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V、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M、N混合时有白烟生成,M能使湿润的pH试纸变蓝。Z是人体血红蛋白中存在的金属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

(1)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二氧化钛(TiO2)与X的单质、Y的单质高温下反应生成两种

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3)含X元素的一种化合物A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C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若E为白色沉淀,则E物质的化学式为            

(4)含同价态X、Z简单离子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X、Z两元素先后沉淀,X(OH)n完全沉淀的pH是4.7,Z(OH)n完全沉淀的pH是2.8,则ksp[X(OH)n]             

(填“>”或 “<”) ksp[Z(OH)n];

(5)联氨(N2H4)也叫做肼,是重要的火箭燃料。以次氯酸钠溶液氧化M,能获得肼的稀溶液。其反应的离子化学方程式为                   。同温同压下,将a L M气体和b LN气体通入水中,若所得溶液的pH=7,则a    b(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湖北省武汉市师大一附中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题型:综合题

(14分)实验题:某班级的探究小组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

(一)   制备氧化铜

(1)称取5.0g CuSO4·5H2O晶体,研细后溶解:此步骤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此步实验现象: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A.把步骤(2)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稍微加热至沸腾,搅拌,直到沉淀全部变为黑色固体,停止加热,再过滤、洗涤、干燥、再转移到研钵中研细备用。

B.把步骤(2)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到过滤器中过滤,洗涤,将上述沉淀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至全部变为黑色固体为止。再转移到研钵中研细备用。

你认为那一个步骤更好,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证明氧化铜起催化剂作用

设计对比实验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ng氧化铜粉末;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条件下正确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得到滤出物,洗涤并干燥;④观察滤出物的颜色和状态;⑤将滤出物和炭粉混和,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并观察试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铜作催化剂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步骤,有一步不够严密,请指出是那一步:______(填步骤序号);该步骤应该做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

(3)要达到实验目的,还应该再增加一个实验步骤,这个实验步骤是______。

(4)若用另一套实验装置和操作替换第⑤步实验,也可以达到这一步的实验目的,请从图中所给的仪器作出合理选择,将它们连接成一个符合设计者要求的试验装置。

这个实验装置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__接__接__接__接__接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