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8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剩余9.6 g金属;继续加入200 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15 mol |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
C.第一次剩余的9.6 g金属为铜和铁 |
D.再加入上述200 mL稀硝酸,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 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yCrxO3,其中Cr的化合价为+3价。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2-x)mol |
B.处理废水中Cr2O72- 的物质的量为mol |
C.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3nx mol |
D.在FeO·FeyCrxO3中3x=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三氟化氮(NF3)在微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用途,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N>F |
B.在与水蒸气反应中,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C.若NF3泄漏,可用石灰水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 |
D.在潮湿空气中反应,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4区的是( )。
A.Cl2+2KBr=Br2+2KCl |
B.2NaHCO3=Na2CO3+H2O+CO2 |
C.4Fe(OH)2+O2+2H2O=4Fe(OH)3 |
D.2Na2O2+2CO2=2Na2CO3+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标准状况下,将a L SO2和Cl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100 mL 0.2 mol·L-1Fe2(SO4)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棕黄色变浅。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其质量为23.3 g。则下列关于该过程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氯气物质的量为0.04 mol |
B.混合气体中SO2物质的量为0.04 mol |
C.所得的沉淀为0.1 mol BaSO4 |
D.a的取值范围为1.344< a <1.79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2O2在上述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
B.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C.Na2FeO4处理水时,既能杀菌,又能产生胶体净水 |
D.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共有10 mol电子发生转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2 mol/L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 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硫酸做氧化剂 |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
C.1 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 mol电子 |
D.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LiAlH4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其组成类似于Na3AlF6。常见的供氢原理如下面两个方程式所示:
①2LiAlH42LiH+2Al+3H2↑
②LiAlH4+2H2O=LiAlO2+4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iAlH4是共价化合物,LiH是离子化合物 |
B.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之比为4?3 |
C.氢化锂也是一种储氢材料,供氢原理为LiH+H2O=LiOH+H2↑ |
D.若反应①中生成3.36 L氢气,则一定有2.7 g铝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向100 mL 18 mol/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加热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转移1.8 mol电子 |
B.H2SO4只作氧化剂 |
C.若不加热应生成H2 |
D.消耗的铜的质量一定少于57.6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