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正丁醚常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主要实验装置如下图: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合成正丁醚的步骤:
①将6 mL浓硫酸和37 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
②加热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分离提纯:
③待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入盛有70 mL水的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
④粗产物依次用40 mL水、20 mL NaOH溶液和40 mL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3 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1 g。   
请回答:
(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步骤②中制备正丁醚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A前,需先从__________(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3)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                         ,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或“下”)口分离出。
(4)步骤④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左右的馏分。
a.100℃       b. 117℃      c. 135℃   d.142℃
(6)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7)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__________。

(1)先加正丁醇,再加浓H2SO4或将浓H2SO4滴加到正丁醇中

(2)b
(3)浓H2SO4   上
(4)洗去有机层中残留的NaOH及中和反应生成的盐NaSO4
(5)d
(6)正丁醇    水
(7)33.85%

解析试题分析:(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先加正丁醇,再加浓H2SO4。步骤②中制备正丁醚是利用正丁醇的分子间脱水反应得到,方程式为;(2)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故需先从b口向B中通入水;(3)步骤③水洗的目的是初步洗去浓H2SO4,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分离出;(4)步骤④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洗去有机层中残留的NaOH及中和反应生成的盐NaSO4;(5)因为正丁醚的沸点为142℃,故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142℃左右的馏分,选d;(6)正丁醇易挥发,且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故上层应为正丁醇,下层为水;(7)按照方程式37 g正丁醇可得到正丁醚32.5g,故正丁醚的产率为11g/32.5g = 33.85%。
考点: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制备等相关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溴乙烷和甲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B.乙烯和苯都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D.纤维素和油脂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分)苹果酸结构如下,常用做汽水、糖果的添加剂。

试写出苹果酸分别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Na                                   
(2)与Na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CH3CH2OH按物质的量比1∶2反应(浓H2SO4,△)_______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分)(1)现欲除去括号内的杂质,请依次填上适当的试剂和方法。
①甲烷(乙烯)                            
②苯(酒精)                    
(2)现有—CH3、—C6H5、—OH、—COOH四种基团,由其中任两种组合形成的有机物中:
①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是          (用结构简式表示,下同);
②催化氧化后产物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是                 
③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分)欲分离苯和苯酚,一般可向其混合物中加入稍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再将该混合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后溶液将出现              现象,然后分液。从分液漏斗放出下层液体,加入适量盐酸,再将其分成两份:向一份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铁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浓溴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的上层液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A、B、C、D、E、F、G都是链状有机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只含一种官能团,D的相对分子质量与E相差42,D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3个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3:6,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Mr(R-Cl)-Mr(ROH)=18.5,  Mr(RCH2OH)-Mr(RCHO)=2, 
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
 
(1)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
(2)写出D的分子式______。
(3)下列有关A~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每个A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的数目为4个
b.B中所有官能团均发生反应生成C
c.C生成G只有1种产物
d.G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4)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H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1mol H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2mol NaOH,且H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写出其中任意一个符合条件的H的结构简式______。
(6)E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药物Z可用于治疗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由X(咖啡酸)和Y(1,4-环己二酮单乙二醇缩酮)为原料合成(如下图)。

试填空:
(1)X的分子式为       ;该分子中最多共面的碳原子数为        
(2)Y中是否含有手性碳原子     (填“是”或“否”)。
(3)Z能发生       反应。(填序号)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成反应
(4)1mol Z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充分反应,需要消耗H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某天然油脂A可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A的分子式为C57H106O6。1 mol该天然油脂A经反应①可得到1 mol D、1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2 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
(1)写出B的分子式: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反应类型:________;C的名称(或俗称)是________。
(3)近日,电视媒体关于“氢化油危害堪比杀虫剂”的报道引发轩然大波,反应②为天然油脂的氢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氢化油又称人造奶油,通常又叫硬化油
b.植物油经过氢化处理后会产生副产品反式脂肪酸甘油酯,摄入过多的氢化油,容易堵塞血管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c.氢化油的制备原理是在加热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通入氢气,使液态油脂变为半固态或固态油脂
d.油脂的氢化与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加成反应
(4)D和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某学校化学探究小组将地瓜干制成粉末,加入水、稀硫酸进行发酵水解实验:
(1)经过一段时间后,为了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该小组的同学取出水解产物的溶液少许,放入试管中,加水进行稀释,在稀释液中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红色沉淀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水解还没有开始
B.水解进行的不完全
C.水解液没有加碱中和其酸性
D.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2)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发酵液中含有A、B、C、D等多种化合物。并通过资料,他们知道了以下实验事实:
①A和C均可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金属银,A是一种常见的单糖;
②B是单官能团化合物,其碳原子数和D相同。B在浓硫酸作用下经加热可得到E,E可以使溴水褪色;
③B经催化氧化可生成C;
④B和D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F;
⑤D的组成为C:40%,H:6.7%;O:53.3%。D含有一个羧基,450 mg D与0.2 mol·L-1的NaOH溶液25 mL完全反应,D也可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写出产物中A、D、F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