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分)研究银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l)已知:
Ag2O(s)+2HC1(g)   2AgC1(s)+H2O(1) △H1=-324.4 kJ·mo1-1
2Ag(s)+1/2O2(g)   Ag2O(s)            △H2=-30.6 kJ·mo1-1
H2(g)+C12(g)    2HC1(g)           △H3=-184.4 kJ.·mo1-1
2H2(9)+O2(g)   2H2O(1)           △H4=-571.2 l·mo1-1
写出氯气与银生成固体氯化银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美丽的银饰常用Fe(NO3)3溶液蚀刻,写出Fe3+与A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_;要判定Fe(NO3)3溶液中NO3是否在银饰蚀刻中发生反应,可取                   的硝酸溶液,然后根据其是否与Ag发生反应来判定。
(3)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正极Ag2O2转化为Ag,负极Zn转化为Zn(OH)2,则正极反应式为           ,负极附近溶液的pH 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电解法精炼银时,粗银应与直流电源的       极相连,当用AgNO3和HNO3混合溶液做电解质溶液时,发现阴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则产生该现象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l)2Ag(s)+C12(g)   2AgC1(s)△H=-253.8 kJ·mo1-1
(2)Fe3++AgFe2++Ag+;与Fe(NO3)3溶液pH相同或与Fe(NO3)3溶液H浓度相同;
(3)Ag2O2+4e-+2H2O=2Ag+4OH-,减小;
(4)正极,2H++NO3-+e-=NO2↑+H2O。

试题分析:(l)已知:①Ag2O(s)+2HC1(g)   2AgC1(s)+H2O(1) △H1=-324.4 kJ·mo1-1
②2Ag(s)+1/2O2(g)   Ag2O(s)            △H2=-30.6 kJ·mo1-1
③H2(g)+C12(g)    2HC1(g)           △H3=-184.4 kJ.·mo1-1
④2H2(g)+O2(g)   2H2O(1)           △H4=-571.2 l·mo1-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④×1/2得氯气与银生成固体氯化银的热化学方程式
2Ag(s)+C12(g)   2AgC1(s)△H=-253.8 kJ·mo1-1
(2)Fe3+与Ag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银离子,离子方程式为Fe3++AgFe2++Ag+;Fe(NO3)3溶液水解显酸性,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可以与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要判定Fe(NO3)3溶液中NO3是否在银饰蚀刻中发生反应,可取与Fe(NO3)3溶液pH相同或与Fe(NO3)3溶液H浓度相同的硝酸溶液,然后根据其是否与Ag发生反应来判定。
(3)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正极Ag2O2转化为Ag,负极Zn转化为Zn(OH)2,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得正极电极反应式为Ag2O2+4e-+2H2O=2Ag+4OH-,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Zn-4e-+4OH-=2Zn(OH)2,根据电极反应式知,负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
(4)迁移教材铜的电解精炼知识知,电解法精炼银时,纯银作阴极,粗银作阳极,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当用AgNO3和HNO3混合溶液做电解质溶液时,发现阴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说明阴极上硝酸根离子得电子生成二氧化氮,电极反应式为:2H++NO3-+e-=NO2↑+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14分)催化剂是化工技术的核心,绝大多数的化工生产均需采用催化工艺。
⑴人们常用催化剂来选择反应进行的方向。下图所示为一定条件下1mol CH3OH与O2发生反应时,生成CO、CO2或HCHO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O2(g)和生成物H2O(g)略去]。在有催化剂作用下,CH3OH与O2反应主要生成          (填“CO、CO2或HCHO”)。

②2HCHO(g)+O2(g)=2CO(g)+2H2O(g) 
△H=       
③在稀硫酸催化下,HCHO可以通过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3H6O3的环状三聚甲醛分子,其分子中同种原子的化学环境均相同。写出三聚甲醛的结构简式:         
④甲醇制取甲醛可用Ag作催化剂,含有AgCl会影响Ag催化剂的活性,用氨水可以溶解除去其中的AgCl,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⑵一种以铜作催化剂脱硫有如下两个过程:
①在铜的作用下完成工业尾气中SO2的部分催化氧化,所发生反应为:
2SO2+2n Cu+(n+1)O2+(2-2 n) H2O=2n CuSO4+(2-2n) H2SO4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催化脱硫的意义为                          ;每吸收标准状况下11.2L SO2,被SO2还原的O2的质量为
       g。
②利用下图所示电化学装置吸收另一部分SO2,并完成Cu的再生。写出装置内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3分)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2H2O激光TiO22H2↑+O2↑。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则太阳光分解海水时,实现了从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能,水分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有________,断裂该键     能量。(填“吸收”或“放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4分)硫化物在自然界中的部分循环关系如下。

(1)H2S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已知: 2H2S(g) + O2(g) 2S(s) + 2H2O(g)  ΔH= -442.38 kJ/mol    ①
S(s) + O2(g)  SO2(g)             ΔH=-297.04 kJ/mol    ②
H2S(g)与O2(g)反应产生S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SO2是大气污染物,海水具有良好的吸收SO2的能力,其过程如下。
① SO2溶于海水生成H2SO3,H2SO3最终会电离出SO32—,其电离方程式是     
② SO32—可以被海水中的溶解氧氧化为SO42—。海水的pH会     (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
③ 为调整海水的pH,可加入新鲜的海水,使其中的HCO3参与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④ 在上述反应的同时需要大量鼓入空气,其原因是     
(3)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用化学用语表示由ZnS转变为CuS的过程:     
(4)SO2和O2在H2SO4溶液中可以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已知 H2(g) +Cl2(g) =2HCl(g)反应放出热量为Q1,H2(g) +Br2(g)= 2HBr(g)反应放出热量为Q2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Q1<Q2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生成1 mol HCl气体时放出Q1热量
D.1 mol 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HBr(l)具有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201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理综化学试卷)
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浓度如下表:
离子
H+
K+
Na+
NH4+
SO42
NO3
Cl
浓度/mol·L-1
未测定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试样的pH=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H2(g)+1/2O2(g)=H2O(g) △H=-241.8kJ·mol-1
C(s)+1/2O2(g)="CO" (g)       △H=-110.5kJ·mol-1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A.Ca(OH) 2   B.Na2CO3  C.CaCl2D.NaHSO3
(3)汽车尾气中有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
① 若1mol空气含0.8molN2和0.2molO2,汽缸中的化学反应式为N2 (g)+O2(g)2NO(g) △H0
1300℃时将1mol空气放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其原因是           
②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x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③ 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
已知该反应的△H0,判断该设想能否实现并简述其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成生成物,必然发生能量的变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B.放热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要加热,但吸热反应必须要加热才能发生
C.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负极反应都为Fe—2e= Fe2+
D.CaCO3(s) =" CaO(s)" + CO2(g) ΔH=" +" 178.5 KJ·mol-1的意义是表示1mol CaCO3完全分解生成1mol CaO和1mol CO2气体要放出178.5 KJ的热量
(2)101 kPa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已知:①a=1127;②b=1219
则:1molN2和3molH2参与反应生成2molNH3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mol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
A.-1780kJ/molB.-1220 kJ/moC.-450 kJ/molD.+430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g)=2CO2(g)+H2O(l) ΔH=-1300 kJ/mol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转移10NA个电子时,该反应放出1300 kJ的能量
B.当1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 kJ的能量
C.当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 kJ的能量
D.当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 kJ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