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硫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2SO2(g)+O2(g)2SO3(g)△H=﹣198kJmol﹣1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1)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起始充入2mol SO2和1mol O2 , 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与实验a相比,实验b改变的条件是 , 判断的依据 .
(2)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SO2(g)+NO2(g)SO3(g)+NO(g)△H=﹣42kJmol﹣1 .
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SO2(g)和NO2(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 温度 |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 |
N(SO2) | N(NO2) | N(NO) | ||
甲 | T1 | 0.80 | 0.20 | 0.18 |
乙 | T2 | 0.20 | 0.80 | 0.16 |
丙 | T3 | 0.20 | 0.30 | a |
①实验甲中,若2min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4.2kJ,则0~2min时间内,用SO2(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SO2)= ,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
②实验丙中,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 .
③由表中数据可推知,TlT2(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
【答案】
(1)升高温度;实验b与a相比,反应速率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0.05mol/(L.min);2.613;×100%;<;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613,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T1<T2
【解析】解:(1.)恒实验b到达平衡时总压强变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而化学反应速率变大,考虑到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可能是升高温度所导致,所以答案是:升高温度;实验b与a相比,反应速率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①实验甲中,若2min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4.2kJ,则消耗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 =0.1mol,则v(SO2)= =0.05mol/(L.min);
平衡时NO为0.18mol,则:
SO2(g)+NO2(g)SO3(g)+NO(g)
起始量(mol):0.8 0.2 0 0
变化量(mol):0.18 0.18 0.18 0.18
平衡量(mol):0.62 0.02 0.18 0.18
T1温度下平衡常数K= = =2.613,所以答案是:0.05mol/(L.min);2.613;
②实验丙中,平衡时NO为a mol,则参加反应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amol,故二氧化氮的转化率为 ×100%= ×100%,所以答案是: ×100%;
③乙实验平衡时,NO为0.16mol,则:
SO2(g)+NO2(g)SO3(g)+NO(g)
起始量(mol):0.2 0.8 0 0
变化量(mol):0.16 0.16 0.16 0.16
平衡量(mol):0.04 0.64 0.16 0.16
T2温度下平衡常数K= = =1,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T1<T2 , 所以答案是:<;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613,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T1<T2 .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本质及特征和化学平衡的计算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等”即 V正=V逆>0;“动”即是动态平衡,平衡时反应仍在进行;“定”即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百分含量不变;“变”即条件改变,平衡被打破,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与途径无关,外界条件不变,可逆反应无论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都可建立同一平衡状态(等效);反应物转化率=转化浓度÷起始浓度×100%=转化物质的量÷起始物质的量×100%;产品的产率=实际生成产物的物质的量÷理论上可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100%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发B.蒸馏C.升华D.干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①乙醇 ②蛋白质 ③石墨 ④甲烷 ⑤蔗糖 ⑥碳酸 ⑦一氧化碳 ⑧碳酸钙 ⑨乙酸
A.①④⑤⑦⑧⑨B.①④⑤⑨C.①②④⑤⑨D.①②④ 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B. 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
C. 反应开始到10s,Y的转化率为79.0 %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分别进行探究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 药品 | 制取气体 | 量气管中的液体 |
Ⅰ | Cu、稀HNO3 | H2O | |
Ⅱ | NaOH固体、浓氨水 | NH3 | |
Ⅲ | Na2SO3固体、浓H2SO4 | SO2 | |
Ⅳ | 镁铝合金、NaOH溶液(足量) | H2 | H2O |
(1)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液体的操作是 .
(2)该同学认为实验I可通过收集并测量NO气体的体积来探究铜样品的纯度,你认为是否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为
(3)实验Ⅲ烧瓶中产生的SO2气体通入溴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实验Ⅱ中量气管中的液体最好是(填字母编号,下同).
a.浓NaOH溶液 b.氨水 c.煤油 d.氯化铵溶液
该实验剩余的NH3需吸收处理.如图2,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NH3 , 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有 .
(5)本实验应对量气管多次读数,读数时应注意:①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② , 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6)实验Ⅳ获得以下数据(所有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忽略滴入液体体积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编号 | 镁铝合金度量 | 量气管第一次读数 | 量气管第二次读数 |
① | 1.0g | 10.0mL | 346.3mL |
② | 1.0g | 10.0mL | 335.0mL |
③ | 1.0g | 10.0mL | 345.7mL |
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H:1 Mg:24 Al: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 ΔH=+489.0 kJ·mol1①
CO(g)+O2(g)CO2(g) ΔH=283.0 kJ·mol1②
C(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1③
则4Fe(s)+3O2(g)2Fe2O3(s)的ΔH为
A.+1 164.1 kJ·mol1 B.1 641.0 kJ·mol1
C.259.7 kJ·mol1 D.519.4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钢铁生锈腐蚀时,铁被氧化
C.放热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要加热。但吸热反应必须要加热才能发生
(2)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CO2(g)+3H2(g)CH3OH(g) +H2O(g);如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单位为:kJ·mol1)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ΔH 0(填“>”或“<”)。
(4)比较下面各组热化学方程式,ΔH1<ΔH2的是 。
A.2H2(g) + O2(g) 2H2O(g) ΔH1 2H2(g) + O2(g) 2H2O(1) ΔH2
B.S(g) + O2(g) SO2(g ) ΔH1 S(s) + O2(g) SO2(g ) ΔH2
C.C(s) +O2(g) CO (g ) ΔH1 C(s) +O2(g) CO2 (g ) ΔH2
D.H2(g) + Cl2(g) 2HCl(g ) ΔH1 H2(g) +Cl2(g) HCl(g) ΔH2
(5)101 kPa条件下,14 g N2和3 g H2反应生成NH3的能量变化如图示意:
又已知:①已知b=1173;②25℃、101 kPa下N2(g)+3H2 (g) 2 NH3 (g) ΔH =-92 kJ·mol1,则a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电动汽车使用的是高铁电池,其总反应为3Zn(OH)2+2Fe(OH)3+4KOH 3Zn+2K2FeO4+8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若有6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有2mol K2FeO4被氧化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O42﹣+4H2O+3e﹣═Fe(OH)3+5OH﹣
C.充电时,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D.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0g碳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CO2占体积,且C(s)+O2(g)===CO(g);ΔH(298K)=-110.35kJ·mol-1,CO(g)+O2(g)===CO2(g);ΔH(298K)=-282.57kJ·mol-1。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 )
A.392.92kJ B.2489.44kJ
C.784.92kJ D.3274.3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