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H3、NO、CO2 B.NH3、NO2、N2 C.NH3、NO2、CO2 D.NO、CO2、N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该无色气体说明不存在NO2,通过足量的浓硫酸时氨气被吸收,由于气体体积减小20ml,则氨气的体积为20ml;再通过足量的Na2O2干燥管时,气体变为红棕色,则说明原气体中含有NO和CO2。发生反应:2Na2O2+2CO2=Na2CO3+O2;O2+2NO=2NO2。当气体通过足量的水时由于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所以没有N2。发生反应:O2+4NO2+2H2O=4HNO3或3O2+4NO+2H2O=4HNO3,由上述方程式得关系式为6CO2~3O2~4NO则在剩余的80ml的气体中CO2的体积为80ml×6/10=48ml;NO的体积为80ml×4/10=32ml。因此在原混合气体中含有NH3、NO、CO2。答案选A。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品或设备:①水晶项链 ②玛瑙手镯 ③水泥路桥 ④石英钟表 ⑤门窗玻璃⑥光导纤维 ⑦计算机芯片 ⑧硅太阳能电池。所用材料为SiO2或用到的原料中含有SiO2的是
A. ①②⑦⑧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③④⑤⑦⑧ D. 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 钴以Co2O3 ·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过程II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代替酸化的Na2S2O3,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 。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过程III和IV中Na2CO3的主要作用 。
(4)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2 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图2是粉红色的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物质的化学式是 .
(5)某天然碱的化学式可表示为2Na2CO3·NaHCO3·2H2O,取少量该物质溶于水得稀溶液。下列有关该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填序号)。
A.c(CO32-)>c(HCO3-)>c(OH-)>c(H+)
B.c(OH-)=c(H+)+c(HCO3-)+2c(H2CO3)
C.3c(Na+)>5c(CO32-)+5c(HCO3-)
D.将该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混合:c(Na+)+c(H+)=c(HCO3-)+2c(CO3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K+、Ca2+、Cl-、NO3- B.K+、Na+、Br-、SiO32-
C.H+、Fe2+、SO42-、Cl2 D.K+、Ag+、NH3·H2O、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B. 化学键的键能越大,物质的能量越高
C. 一个反应的焓变因反应物的用量和反应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D.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右所示。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 无水硫酸铜、蔗糖 B. 生石灰、硫酸亚铁
C. 食盐、硫酸亚铁 D. 硅胶、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