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广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硅单质可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
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石英(SiO2)可用来制作工艺品
D.硅单质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

【答案】D
【解析】解:A.太阳能电池的原料是硅单质,故A正确;
B.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故B正确;
C.石英可用来制作工艺品,故C正确;
D.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有SiO2、Na2CO3、CaCO3 , 故D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有关问题,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H2O2的分解反应为研究对象,实验方案与数据记录如下表,t表示收集a mL O2所需的时间。

序号

反应

温度/

c(H2O2)/

mol·L1

V(H2O2)

/mL

m(MnO2)

/g

t/min

1

20

2

10

0

t1

2

20

2

10

0.1

t2

3

20

4

10

0.1

t3

4

40

2

10

0.1

t4

1设计实验2和实验3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为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将实验________和实验________作对比(填序号)

3将实验1和实验2作对比,t1________t2(”)

Ⅱ.KIFeCl3反应为例(2Fe32I2Fe2I2)设计实验,探究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可选试剂:

①0.1 mol·L1 KI溶液 ②0.1 mol·L1 FeCl3溶液 ③0.1 mol·L1 FeCl2溶液 ④0.1 mol·L1 盐酸 ⑤0.1 mol·L1 KSCN溶液 ⑥CCl4

实验步骤:15 mL 0.1 mol·L1 KI溶液,再滴加几滴0.1 mol·L1 FeCl3溶液

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三份

3取其中一份,加试剂,振荡,CCl4层显紫色,说明反应生成碘

4另取一份,加试剂________(填序号),现象______________,说明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Ⅲ.N2O4可分解为NO2。在100 mL密闭容器中投入0.01 mol N2O4,利用现代化学实验技术跟踪测量c(NO2)c(NO2)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记录如下图所示。

1反应容器中最后剩余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其中N2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c(NO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表明,实验测得的化学反应速率在逐渐减小,最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
HIn(溶液) H+(溶液)+In(溶液)
红色 黄色
浓度为0.02 mol·L1的下列各溶液:①盐酸 ②石灰水 ③NaCl溶液 ④NaHSO4溶液 ⑤NaHCO3溶液 ⑥氨水
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④
D.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三种不同取代基-X,-Y,-Z,当它们同时取代苯分子中的3个氢原子,取代产物有

A. 3种 B. 6种 C. 10种 D. 1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1)丙烷(C3H8)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种元素,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气态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已知1 g丙烷完全燃烧放出50.45 kJ的热量。丙烷在室温下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高炉冶铁过程中,甲烷在催化反应室中产生水煤气(CO和H2)还原氧化铁,有关反应为:
CH4(g)+CO2(g)=2CO(g)+2H2(g) ΔH=+260 kJ·mol1
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则CH4与O2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一定温度下,将1 mol N2O4 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 (g) 2NO2 (g) ,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A(g)和B(g),它们的初始浓度均为2 mol·L1 ,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B(g) 2C(g) ΔH。该T1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②A的转化率为
③若升温至T2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判断该反应ΔH0(填“>”或“<”);若在T2时,投入A、B、C三种物质的浓度均为3 mol·L1 , 此时v(正)v(逆)。(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B.最多只可能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
C.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
D.只可能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N≡N键能为946 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 + 3H2 2NH3 ΔH=-92 KJ/mol,则H—H键的键能是

A. < 436 KJ/mol B. 436 KJ/mol C. 497 KJ/mol D. 467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氨气是化学实验室常需制取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

方法二 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

①下面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一应选用装置________(填“A”或“B”,下同),方法二应选用装置________

②写出加热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③在制取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收集氨气的方法是______

A.浓硫酸 B.碱石灰 C.五氧化二磷

D.向上排空气法 E.排水法 F.向下排空气法

④检验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观察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负极是_______,发生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③该装置是一种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当导线中有0.2 mol e-发生转移时,求参加氧化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为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为 ,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B.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C.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D.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 mol电子
(4)该小组同学认为,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为。 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填“A”、“B”、“C”或 “D”)导出。
③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