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陈述中,Ⅰ、Ⅱ都正确且两者间具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A | Na2O2使酚酞溶液变红 | Na2O2能漂白织物、纸浆 |
B | SO2可使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S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
C | NH3、HCl可用作喷泉实验 | NH3、HCl都极易溶于水 |
D | 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 晶体硅可制作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A | 将铝片置于试管中,加入5mL浓硫酸 | 铝片无明显溶解 |
B | 两试管各加入5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同时分别滴入55mL 0.1 mol·L-1硫酸和盐酸 | 两只试管同时变浑浊 |
C | 试管中加入2mL饱和Na2CO3溶液,滴入两滴酚酞,加热 | 溶液先变红,后红色变浅 |
D | 向盛有1mL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然后加入乙醇 | 最终只能形成深蓝色透明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
B.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
C.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
D.镁、锌比铁活泼,可作为牺牲阳极保护钢铁设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表中陈述I、II均正确,且两者在反应原理上相似的是( )
选项 | 陈述I | 陈述II |
A | 向酚酞溶液中加Na2O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向石蕊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B | 将SO2和Cl2同时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 将CO2和NH3同时通入C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
C | 向Mg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
D | Na投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 | Na2CO3投入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
B.炭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 |
C.BaCO3、BaSO4都难溶于水,均可用做钡餐 |
D.Al2O3具有很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实与结论(或推论)均正确的是
A.将氨水加到盛有AgCl固体的试管中,AgCl固体完全溶解,说明所得溶液中c(Ag+)·c(Cl-)>Ksp(AgCl) |
B.物质的量之比为1: 2的Na2O2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反应后,残留的固体是Na2CO3 |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那么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 |
D.将某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该气体中无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其中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都正确的是
编号 | 试剂 | 保存方法 | 理由 |
A | 钠 | 保存在煤油中 | 防止与空气中水、氧气接触发生反应 |
B | 液溴 | 密封保存在细口瓶中 | 防止升华 |
C | 浓硝酸 | 密封保存在铁器中 | 避免见光分解 |
D | 烧碱 | 存放在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中 | 防止与空气中氧气接触被氧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试剂和操作”与“现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试剂和操作 | 现象 |
A | 向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 | 溶液先有白色沉淀,后来沉淀消失 |
B | 向新生成的AgCl浊液中滴入KI溶液,振荡 | 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黄色沉淀 |
C | 向Ca(ClO)2溶液中先通入CO2,再加入少量品红溶液 | 溶液先变浑浊,通入CO2后品红的红色不褪去 |
D | 向BaCl2溶液中先通入SO2,再通入过量NO2 | 先生成沉淀,后来沉淀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箔在空气中受热熔化,并不滴落,说明铝与氧气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
B.硅在电子工业中是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
C.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所以不能用于杀菌消毒 |
D.氨很容易液化,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