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Na2O2与H2O和CO2都能反应并生成O2,但与NH3不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受热的试管A中NH4HCO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被加热的铂丝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杯C中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倒置漏斗的作用 。
(1)NH4HCO3 CO2 ↑+NH3↑+H2O
(2)4NH3+5O24NO+6H2O
(3)出现红棕色气体
(4)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5)防止倒吸
【解析】
试题分析:(1) NH4HCO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 CO2 ↑+NH3↑+H2O
(2)A处的碳酸氢铵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氨气,前两者又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所以氨气、氧气在铂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3)氨催化氧化的产物一氧化氮与氧气结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所以B中出现红棕色气体
(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中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5)倒放的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原理是当易溶性气体被吸收液吸收时,导管内压强减少,吸收液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吸收液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又流回烧瓶内,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
考点:考查铵盐的受热分解,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氨气的催化氧化,二氧化氮的性质及防倒吸装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产物一定不含Fe2+的是
A.铁与氯气 B.铁与氯化铁溶液
C.铁与盐酸 D.铁与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l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 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
C.1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1
D.3.01×l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类型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2Na2O2+2H2O=4NaOH+O2↑
B.NH4HCO3NH3↑+CO2↑+H2O
C.4Fe(OH)2+O2+2H2O=4Fe(OH)3
D.Br2+2KI=I2+2K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NH3 B.除去CO2中的HCl C.检验K2CO3中的K+ D.收集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浓硝酸和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B.可用铁制容器储存稀硝酸
C.SO2溶于水生成H2SO4
D.SO2通入BaCl2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C的一个重要应用 。
(2)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A是一种黑色单质固体,写出B的一个用途 。
(4)若C是红棕色气体,则A化学式可能为 ,试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新制氯水及久置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制的氯水呈黄绿色,久置的氯水无色
B.新制的氯水漂白作用强,而久置的氯水漂白作用很弱
C.新制的氯水所含成分的种类多,而久置的氯水所含成分的种类较少
D.新制的氯水中无氯离子,而久置的氯水中则含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