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气体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分子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分子中只含有非极性键
C.1 mol N4分子所含共价键数为4NA
D.N4沸点比P4(白磷)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用于制取SO2并验证SO2的部分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
(2)某同学为了检验装置中A、B两部分的气密性,进行的操作是: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用酒精灯在三口烧瓶下微热,观察到C中长导管口有明显气泡现象,他判断气密性良好。你认为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3)实验前要在装置中鼓入N2 , 目的是。
(4)为了验证SO2是酸性氧化物,B中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无色酚酞溶液
B.蓝色石蕊试液
C.红色品红溶液
D.KI淀粉混合溶液
(5)装置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由此可验证SO2具有性,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晶体是面心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个面上5个金原子紧密堆砌(如图,其余各面省略),金原子半径为Acm,
求:
(1)金晶体中最小的一个立方体含有个金原子。
(2)金的密度为g·cm-3。(用带A计算式表示)
(3)金原子空间占有率为。(A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用带A计算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各0.05 mol的下列物质置于500 m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目最多的是
A.NH4BrB.K2SO4C.Mg(OH)2D.Na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Cu与H2SO4反应的产物种类和性质进行探究. Ⅰ.产物种类探究
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经查阅文献获得下列资料.
资料1:X射线晶体分析表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为中的一种或两种.
资料2:
硫酸/molL﹣1 | 黑色物质出现的温度/°C | 黑色物质消失的温度/°C |
15 | 约150 | 约236 |
16 | 约140 | 约250 |
18 | 约120 | 不消失 |
(1)由上述资料2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铜与浓硫酸反应时所涉及的反应可能不止一个
b.硫酸浓度选择适当,可避免最后产物中出现黑色物质
c.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硫酸浓度>15molL﹣1
d.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出现越快,越难消失
(2)Cu与足量16molL﹣1浓硫酸反应时,在80°C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反应中硫酸铜的生成逐渐增加,而CuS却逐渐减少,到达250°C左右时,CuS在反应中完全消失的澄清溶液,CuS消失的化学方程式为 .
(3)Ⅱ.产物性质探究 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的CuSO4具有某些特定性质,一定浓度CuSO4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后生成蓝绿色颗粒状沉淀,沉淀可能是CuCO3 , Cu(OH)2 , 或者CuCO3与Cu(OH)2的混合物.
1)若沉淀是Cu(OH)2 , 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2)为了进一步探究沉淀的成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操作步骤为
a.取沉淀样品100克于B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打开K1 , K3 , 关闭K2 , K4 , 通入足量空气
c.关闭K1 , K3 , 打开K2 , K4 , 充分反应
d.反应结束后,关闭K2 , 打开K1 , 再通入足量空气
e.测得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22g
①步骤b的作用是
②若沉淀样品为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则Cu(OH)2的质量分数为 , 若不进行步骤d,则会使测得Cu(OH)2的质量分数为(填“偏高”“无影响”“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W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X的原子序数的3倍
B.Z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
D.四种元素的原子有可能均能与氢原子形成18电子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其首要原因是( )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C.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水和土壤的污染
D. 不使电池中泄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