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温度下,的电离常数分别为。将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代表溶液

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

C. c点到d点,溶液中保持不变(其中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 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恰好中和后,溶液中相同

【答案】C

【解析】

电离常数HNO2大于CH3COOH,酸性HNO2大于CH3COOH

A、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Ⅱ的变化大,则Ⅱ的酸性比I的酸性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

B、酸抑制水电离,bpH小,酸性强,对水电离抑制程度大;

C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k(HNO2)HNO2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不变;

D、体积和pH均相同的HNO2CH3COOH溶液,cCH3COOH)>cHNO2)。

A、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Ⅱ的变化大,则Ⅱ的酸性比I的酸性强,Ⅱ代表HNO2I代表CH3COOH,故A错误;

B、酸抑制水电离,bpH小,酸性强,对水电离抑制程度大,故B错误;

C、Ⅱ代表HNO2c(HNO2)c(OH-)/c(NO2-)=c(H+)·c(HNO2)c(OH-)/[c(H+)·c(NO2-)]=kw/k(HNO2)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k(HNO2)HNO2的电离常数,这些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不变,故C正确;

D、体积和pH均相同的HNO2CH3COOH溶液,cCH3COOH)>cHNO2),分别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CH3COOH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多,HNO2消耗的NaOH少,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药物之一。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一种方法如下:

水杨酸

醋酸酐

乙酰水杨酸

熔点/

157~159

-72~-74

135~138

相对密度/g·cm3

1.44

1.10

1.35

相对分子质量

138

102

180

实验过程:在100 mL锥形瓶中加入水杨酸6.9 g及醋酸酐10 mL,充分摇动使固体完全溶解。缓慢滴加0.5 mL浓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70 ℃左右,充分反应。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 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

②所得结晶粗品加入50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过滤。

③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5.4 g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合成反应中应采用__________加热。(填标号)

A.热水浴 B.酒精灯 C.煤气灯 D.电炉

2)下列玻璃仪器中,①中需使用的有________(填标号),不需使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①中需使用冷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杂质。

5)④采用的纯化方法为____________

6)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利用生物质发酵得到的乙醇制取氢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部分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

已知:反应I和反应Ⅱ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1)①写出反应I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反应I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体系中充入N2,乙醇的平衡转化率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

(2)反应Ⅱ在进气比[n(CO):n(H2O)]不同,测得相应的CO的平衡转化率见下图3(各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①图中D、E两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D和TE。判断:TD______________TE(填“<”“=”或“>”);

②当不同的进气比达到相同的CO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和进气比的关系是___(用简要的文字叙述)。

(3)已知:

a、2CH3OH(g) + CO2(g) CO(OCH3)2(g) + H2O(g) △H = -15.5 kJ/mol,该反应在0 ℃时K≈10-4.5

b、2CH3OH(g) + CO2(g) + (g) CO(OCH3)2(g) + (g)△H = -110.7 kJ/mol。依据以上数据,文献认为反应a没有工业价值,你认为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反应b引入环氧丙烷()可有效促进CO2与CH3OH反应生成CO(OCH3)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A

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氯化铵溶液,沉淀溶解

B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液体

C

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化学家首次实现了膦催化的环加成反应,并依据该反应,发展了一条合成中草药活性成分茅苍术醇的有效路线。

已知环加成反应:

可以是

回答下列问题:

1)茅苍术醇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分子中手性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2)化合物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个吸收峰;其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手性异构)数目为______

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和乙酯基

分子中有连续四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写出其中碳碳叁键和乙酯基直接相连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3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除外该反应另一产物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_

5)下列试剂分别与反应,可生成相同环状产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a b c溶液

6)参考以上合成路线及条件,选择两种链状不饱和酯,通过两步反应合成化合物,在方框中写出路线流程图(其他试剂任选)。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已知:①C,D在同一周期,A,B在同一主族;②它们可以组成化合物A2C、B2C2、DC2、D2A4等;③B的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④B2C2同A2C或DC2反应都生成气体C2,B与A2C反应生成气体A2,A2与气体C2按体积比2∶1混合后点燃发生爆炸,其产物是一种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无味的液体。请回答:

(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在A2C、B2C2、DC2和D2A4中,同时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其非极性键的类型是________。化合物DC2的结构式__________

(3)A2C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其共价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D2A4是平面形分子,其分子中含有______个σ键,______个π键。

(4)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B2C2与A2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2C2与D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A2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 N2的结构式:N=N

C. Na+的结构示意图:

D. H2O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候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及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时先点燃装置①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装置③中分液漏斗的旋塞

B. 装置②的干燥管中可盛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H3

C. 向步骤Ⅰ所得滤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析出NH4Cl

D. 用装置④加热碳酸氢钠可实现步骤Ⅱ的转化,所得CO2可循环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