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

CH3OH(g

CH3OCH3(g

H2O(g

387

0.20

0.080

0.080

387

0.40

207

0.20

0.090

0.090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中的小

C.容器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中的长

D.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CH3OH 0.1mol、CH3OCH3 0.15mol和H2O 0.10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容器中平衡时c(CH3OCH3=c(H2O==0.080mol/L,c(CH3OH==0.04mol/L,容器中化学平衡常数K1==4,容器中平衡时c(CH3OCH3=c(H2O==0.090mol/L,c(CH3OH==0.02mol/L,化学平衡常数K2==20.25>4,所以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恒容条件下,容器相当于在容器的基础上加压,但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因此平衡不移动,所以容器中的CH3OH体积分数和容器中的相等,故B错误;C.容器中的温度比容器III的温度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故C错误;D.c(CH3OH=0.1mol/L、c(CH3OCH3 =0.15mol/L、c(H2O=0.10mol/L,浓度商==1.5<4,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B. 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

C. 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小于4 D. 氢原子的电子云是球形对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I2O5可消除CO污染或定量测定CO,反应为:5CO(g+I2O5(s5CO2(g+I2(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测得CO2的体积分数φ(CO2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两种温度下,c点时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C.0~0.5,反应速率为v(CO=1.2mol·L-1·min-1

D.b点和d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bK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1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锅 C蒸发皿 D铁架台(带铁圈E酒精灯 F干燥器

(2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

(3过程中充入适量Cl2的目的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操作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 (只填一种,简述选择其理由

(5操作过程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的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H.静置、分层.

a.上述G步操作的目的是:

b.最后碘的有机溶液是通过 获得(填“漏斗上口”或“漏斗下口”

(6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1新制备的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有 分子存在写化学式。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现象是

2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的现象是

3为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可用 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容量瓶是一种定量仪器,其瓶身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密度
这六项中的(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 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 用容量瓶配置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 测定中和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及其化合物在能源、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和草酸均为二元弱酸,其电离分为两步进行,已知其电离常数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向Na2CO3溶液中滴加草酸溶液,开始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2CO3

H2C2O4

K1

4.2×10-7

5.4×10-2

K2

5.6×10-11

5.4×10-5

(2常温时,C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394.0 kJ·mol-1、-283.0 kJ·mol-1,该条件下C转化为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氢气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醇,反应如下

2H2(g+CO(gCH3OH(gH=Q kJ·mol-1

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

250

300

350

K(L2·mol-1

2.041

0.270

0.012

由此可判断Q 0(填“>”、“=”或“<”

一定温度下,将6 mol H2和2mol CO充入到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1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CO=0.2 mol·L-1,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0~10 min内,反应速率v(CH3OH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都充入20 mol H2和10 mol CO,测得一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A、B两点压强大小关系:p1 p2(填“>”、“=”或“<”。若A点对应容器的容积为20 L,则B点对应的容器的容积为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2(g)+6H2(g) CH3OCH3(g)+3H2O(g),一定条件下,现有两个体积均为1.0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在甲中充入0.1molCO20.2molH2,在乙中充入0.2molCO20.4molH2,发生上述反应并达到平衡。该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CO2(g)+6H2(g)CH3OCH3(g) + 3H2O(g) S<0H<0

B.表示乙容器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是曲线B

C.体系中c(CH3OCH3)c(CH3OCH3,状态)<2c(CH3OCH3,状态)

D.逆反应速率vv(状态)<v(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