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在过程②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C.过程③中可以选择氯气作氧化剂
D.第④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2H++SO42-+2HBr
【答案】C
【解析】
海水综合利用,可先对其进行蒸发结晶,获得NaCl粗晶体以及浓缩海水;对粗盐进行提纯除去粗盐中含有的Mg2+,Ca2+和杂质离子时,一定要合理设计去除顺序,避免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浓缩海水中Mg2+和Br-浓度较大,采取适当地措施即可获取Mg和Br2。
A.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时,应当在加碳酸钠溶液去除Ca2+之前,先加氯化钡溶液除杂质离子,这样加过量的Ba2+就可以与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脱除,A项错误;
B.由氯化镁溶液或MgCl2·6H2O晶体获得无水氯化镁,应当在持续通HCl的氛围中加热,抑制镁离子水解,B项错误;
C.步骤③中,用氯气作氧化剂将Br-氧化为Br2,即使过量也不会对最终获得产品有影响,C项正确;
D.Br2在步骤④中被SO2还原生成Br-,HBr为强酸离子方程式中可拆,所以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D项错误;
答案选C。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
A.铁 B.铝 C.铂 D.玻璃
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NO。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①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5)将32.64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请回答:
①NO的体积为________ L,NO2的体积为________ L。
②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a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和热的测定实验的关键是要比较准确地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热量的散失,要求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或纸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实验,温度计需要使用______次;
(4)该实验常用0.50 mol·L-1HCl和0.55 mol·L-1的NaOH溶液各50 mL。若上述HCl、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 g/cm3,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反应后温度升高了△t,则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ΔH=___________ kJ/mol(填表达式)。
(5)如果用50mL0.50mol/L醋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来配制0.5 mol·L-1的Na2CO3溶液1 000 mL,假如其他操作均是正确无误的,下列情况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
A. 称取碳酸钠晶体100 g
B. 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
C. 移液时,对用于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没有进行冲洗
D. 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 加入试剂 |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
B | 饱和NaHCO3溶液 | _____________ |
C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D | NaOH溶液 | _____________ |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________检验F中收集到的气体,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聚氨酯类高分子材料PU用途广泛,其合成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O(CH2)4OH的沸点高于CH3CH2CH2CH3
B. 高分子材料PU在强酸、强碱中能稳定存在
C. 合成PU的两种单体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有3个吸收峰
D. 以1,3-丁二烯为原料,可合成HO(CH2)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18.4molL-1的浓硫酸来配制480mL0.2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玻璃棒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______(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写仪器名称).
(2)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______(选填①10mL②50mL③100mL序号)规格的量筒.
(3)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4)下列对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容量瓶上标有容积、温度和浓度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
C.配制溶液时,把量好的浓硫酸小心倒入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未洗涤稀释浓硫酸时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
②未等稀释后的硫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如下合成路线:CH3CH=CH2+CO+H2CH3CH2CH2CHOCH3CH2CH2CH2OH
已知:CO的制备原理:HCOOHCO↑+H2O.(常温下甲酸为液体)
(1)原料气CH3CH=CH2、CO和H2的制备均可用图1装置:
填写下列空白:
①若用上述装置制备氢气,收集装置可选用图2下列______装置
②若用上述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气体,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c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
为了控制生成一氧化碳的速度,则分液漏斗a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
③实验室用浓硫酸和2-丙醇制备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图3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试剂可以重复使用);写出2-丙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CO2及水蒸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你认为应该采用的适宜反应条件是______。
a.低温、高压、催化剂b.适当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常温、常压、催化剂d.适当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3)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
①R-CHO+NaHSO3(饱和)→RCH(OH)SO3Na↓;
②沸点: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图提纯路线:
试剂1为______,操作3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①NaHCO3②Na2CO3③CH3COOH④CH3COONa四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加入NaOH固体,增大
B.②的离子浓度为:c(Na+)>c(OH-)>c(CO32-)>c(H+)
C.③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D.②和④等体积混合:c(Na+)>c(CH3COO-)+2c(CO32-)+c(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